陶思明:要不要给野生动物定期做体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4-15

日前,有一篇报刊文章介绍“很多青年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长江大保护”的先进事迹,例举之一是以保护研究著称的“多家单位组成的青年科技团队定期为江豚做体检,用青春爱心和专业知识守护“长江的微笑””。读罢,就青年科技团队定期给长江江豚做体检一事深感忧虑,也难能认同。野生动物和人还是有根本不同,譬如普遍害怕人,不愿与人为伍,鸟类是在典型人类活动区最常见的大型野生动物,但当人真正走近它们时就群体远飞了;人们好心救助或恶意俘获野生动物后,其瑟瑟发抖、不吃不喝,有的甚至就此毙命等,即为例证。所以,尽管我们很爱护野生动物,但也不能用人世间伦理关系想象和野生动物的关系,过分溺爱以至含在嘴里怕死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就和保护自然生态、野生动植物的初心背道而驰了。


长江江豚是野生动物,其生存战略是千方百计远离人为干扰,长江要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质,也是要最大限度管控减免人类活动对长江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和包括江豚在内长江水生生物的影响。而给江豚做体检,势必要以某种方式控制甚至捕捉江豚,和江豚近距离直至面对面接触,这就不可避免的显著改变了其自由生存态。如此,好端端的江豚突然束手就擒、身陷囹圄,还要按人为体检设计折腾一番,可以想见江豚必然会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如紧张害怕、胆战心惊、忧愁焦虑,反控制中的竭力挣扎、体检中的不适,及至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江豚被动与“敌对方”的短兵相接、任由折磨,其心理和身体都要额外付出代价,有可能没有病也得大病一场了,做一次就是问题,定期多次做岂能承受的了!


再者,就算青年科技团队满怀激情、不辞辛苦,江豚也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最终做成体检得到一系列数据,又能解决江豚的什么问题呢。体检无非两个结果,健康和不达标,因为是人定的标准,很可能不达标者多,那是准备给江豚对症下什么药,还是安排“住院”治疗或叮嘱其注意日常生活进行自我调养等,可否做得到或需要做。野生动物最大的渴望是自由,最幸福的家园在野外,最不希望的是人为干扰,最好的药方是保护恢复其生存环境的良好性,这些做到了,大自然就是最好的体检师,何须还要被动接受人的体检。想想看,野生动物差不多都有几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几亿年的物种历史,一路走来何曾有过人为体检?


鉴此,建议相关保护方和体检执行团队,能认真考虑违背江豚意志的定期体检,对江豚群体的深刻干扰、对活生生生命体的直接胁迫的后果,科学研判江豚被动迎合人的意志,为完成体检遭受的磨难及至生死付出,换来它们读不懂、听不见的体检结果,究竟能给体检之后还要回到野外生活的江豚带来什么好处,可以真正解决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什么突出问题等,充分必要性如何,希望就此进行科学评估。如果意义不大,对江豚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主动干扰,甚至是无端伤害,变“江豚的微笑”“长江的微笑“为“江豚的痛苦”“长江的痛苦“的话,建议参照长江江豚物种的过往生存史,尽快停止“定期为江豚做体检”这项工作。


这里也送上央视曾经报道过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何玉邦局长的一句话,即:“最好的保护方法是什么?不要去干扰他。我一直说三句话,我爱你跟你没关系,这叫保护;我爱你跟你有关系,这叫利用;我爱你跟你很有关系,这叫开发。”谨此与大家共勉。


(本文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争鸣。)


文/陶思明 审/Linda 编/angel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19739.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保护 长江 体检 江豚 野生动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