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院士:10万校友共建东湖科学城,要瞄准“从0到1”换道超车

喻鑫 2022-05-31

       “光谷刚刚获批时,光电子产业目标是1000亿。时隔20年,正冲刺万亿级产业集群。这个地方的人,有目标,有精神气。我相信,只要大家坚持好的精神,继续努力工作,准确把握战略布局方向,我们就一定能够建好东湖科学城!”

       5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接受专访,他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人才的优势,全球科技竞争态势,国内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对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提出建议、分享思考。

       瞄准“0到1”,“换道超车”

       “经济欠发达时,人们更加关心技术,因为马上就能转化,但纯技术的创新性和竞争性还是不足。”尤政表示,东湖科学城的建设要看得更加长远,尤其是科学和人才这些最为基础的部分,要瞄准“0到1”的创新,提升站位、视野、胸襟。

       “东湖科学城将重点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这可能是个赔本买卖,投了那么多钱、花了那么多精力,短期内效益几乎没有。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重大基础设施未来发挥的作用和潜力。如果眼光放得够长远,就应该投入去做这件事,参与到国家走向世界创新中心的工作中来。”

       尤政表示,要引导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群体跳出“自己出题自己解题”的圈子,主动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东湖科学城起步区光谷科学岛效果图

       他认为,要在某些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实现突破,要有一些差异化的思路布局未来,不能光解决“卡脖子”问题,还要考虑趋势性问题,从“弯道超车”变为“换道超车”。他提示,东湖科学城建设有两个方向要特别关注:一是信息技术,二是医疗装备。

湖北光谷实验室

       尤政表示,在信息技术方面,过去做得较多的是信息应用与集成,在基础技术方面欠缺,导致面临“卡脖子”的状况。“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完全以实现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容量为目标,而是应用上的最好功能。”

       他以芯片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现在分成了两种路径——一是沿着现在的路继续走下去,追求尺寸更小、速度更快;二是在另一途径进行探索,即“微系统技术”。前者世界其他国家已经实现,后者尚未实现。“微系统技术”不但包含计算和存储,也融合了传感、通信、能源等技术,通俗来说是“全能冠军”、最佳解决方案。尤政认为,如果能把光源信号处理、收发集成等做成系统,光谷产业将更具优势、技术含量。

       在医疗装备方面,他建议光谷抢抓机遇,布局可穿戴可植入设备。医疗装备的发展机遇和信息技术面临着相同的局面和机遇。华中大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顶尖医学、工学两大学科的高校,并同时拥有同济、协和两所国内顶级医院。面向人民健康,光谷可充分利用学科、人才、市场等优势,打造医疗装备的“微系统技术”,在技术的切入点、战略选择上布局长远。

       以武汉为基础范围,整体规划布局

       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科学城有10多个。东湖科学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大家身在其中可能觉得建设进度不快。但从全国来看,我认为建设进度可圈可点。”

       尤政建议,省、市、区应充分吸取前人的建设经验,争取后来者居上。

       “现在不是比谁建设的更快,而是要更多考虑创新点位、保持定力。每个地区的发展都有各自重点,不能什么有钱、热门就去做什么,高水平重复比低水平重复浪费更大。东湖科学城在光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拥有足够强的优势。应继续扩大这一优势,而不是什么都要做,这个很重要。不要单纯追求指标上的好看,要切切实实思考如何更好立足中部、服务中部。我认为科学城,至少应该以武汉为基础范围进行整体规划布局。”

       他举例,位于北京的怀柔科学城,当初是作为中科院发展需求新的园区与创新基地来建设的,后来为了发展,服务范围从中科院系列扩展到高校、产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缘起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现在不仅是在海淀区,形成了北京各区都有布局的16园“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10.5万华科校友留在光谷,合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科学城,是未来国家高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共同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时代责任。名城与名校,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共生共兴、共强共发展。”尤政表示。

       以美国硅谷为例,它实际上是一个大科学城,70%的企业总收入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美国的1/3和1/6。科技人员数量方面,硅谷科技人员数量超过100万人、美国科学院院士近千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超过30人。

       过去30多年,华中大与光谷共生共荣,产生了非常好的成果。尤政表示,未来,在光谷、在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中,华中大将在三个方面产生比较大的贡献:

       一是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华中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形成了引以为豪的“四颗明珠”: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目前,华中大已建有各类科研基地/机构307个,国家 、省部和武汉市科研基地/机构175个,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构建了类型最完整的创新链国家基地体系,在光电、先进制造、电气工程等学科形成了体系化的国家基地集群。2021年,学校科研经费、获批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均排名全国第六,将为中部、湖北地区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二是打造人才聚集的高地。一方面是华中大培养的人才,二是通过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吸引一批全世界科学家集聚东湖科学城。建校70年来,华中大培养了70余万名毕业生,其中约5成留在湖北工作,其中6成在武汉,光谷集聚了10.5万名华中大毕业生。他们筑梦于华中大、绽放在社会各界。

       三是打造成果转化的基地。华中大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和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光谷支柱产业相一致,技术转化的规模与速度突出。东湖科学城要建好,需要强大的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支撑,这一点华中大能提供很好的支撑。

       把“电线杆”变成“金字塔”在创新机制上大胆探索

       “东湖科学城建设不能完全照搬国际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

       尤政表示,从历史上看,两弹一星模式由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接力攀登、万众一心,很多优秀科学家停掉科研课题,义无反顾去了艰苦的科研基地;许多单位只要一通电话,要什么人就给什么人。从现实来看,要解决重大“卡脖子”技术难题,绝非几个高校、几所科研院所、几家企业能完成的,需要推动更深层次、更全方位的、更全产业链的大协同大合作。

       他表示,从光谷发展来看,在新兴产业的赛道上从零起步,三十年如一日全方位发展“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但相较硅谷等世界级光电产业集群地区,要超常规实现创新的跨越突破,要在创新机制上大胆探索。

光谷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智能传感芯片的开发与测试工作

       以打造湖北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例,要把一个个“电线杆”样的实验室、研究机构,整合成“金字塔”,按照发展的需求进行布局整合。比如在信息技术领域,现在至少有4个湖北实验室,可以把力量集聚起来,打造成顶尖的国家实验室。

       在目标导向上,要解决“真问题”,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在评价方式上,要“破四唯”、“立新标”,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在科学管理上,要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创新生态营造方面,怎么去激发各类人才,确实有很多工作要做。”尤政在清华大学负责相关方面的工作,曾去过艾伦图灵研究院,“他们有一种项目操作模式叫做buy the research time,就是和高校合作买下科学家的时间,让他们专心致志做研究”。另外就是“科学家+项目经理”的模式,由项目经理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作为政府,应该思考怎样调动资金链、合理布局,应该有更多的机制体制创新。

       创新构成的产业链才有世界竞争力

       从1981年到1990年,尤政一直在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大)学习,当时还没有“光谷”概念。

       “30年过去了,我看到光谷坚持把区域当作一个凝聚技术、凝聚人才的地方来建设。我最大的体会,是人还是有目标、有一股精神气。”光谷在技术、产业上取得的发展,创新地位的建立,是无数华中大人、武汉人、湖北人创造出来的。我相信,只要大家坚持好的精神、继续努力工作,准确把握战略布局方向,我们就一定能够建好东湖科学城!

       尤政希望,东湖科学城成为一个能够把科学家想法变成应用技术的地方。搞创新的应该专心致志搞创新,工程师将其转化为技术,然后产业界转化为产品。“由创新构成的产业链才有世界竞争力,要全力打通科技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全链条深度融合。”

       来源: 光谷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该转载内容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接洽;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