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举行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6-04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举行了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会议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办,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联合体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致辞中指出,50年前召开的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是人类采取共同行动保护地球环境的起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中国政府从此将保护环境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探索中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对创新环境治理技术、方法和路径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找方法、寻路径,广大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涂瑞和在致辞中表示,2022年恰逢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对于全球环境界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污染和废弃物这三大全球环境危机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经联合国环境大会审议通过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2-2025周期战略》,确立了以科学为引导,努力在科学、政策建议和决策者之间建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密的联系,环境署支持各国政府与合作伙伴、科学家们、民间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共同应对这三大危机,为了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一个无污染的地球而努力。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已经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转变为倡导者和引领者,期待科学家和企业界带来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既大力支持中国自身的减污降碳、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与国际同行加强合作与交流,惠及周边国家、亚太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科技的智慧和力量。 联合体副主席、联合体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各进展完成单位的科学家代表分别介绍了十大进展,包括:国产超光谱卫星痕量气体遥感及应用、空气污染全组分暴露表征及健康效应机制、新型功能性工程纳米材料研发关键技术与环境应用、大气污染时空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术、卫星遥感碳核算系统和中国碳卫星全球高精度碳产品、大气重污染硫酸盐快速形成的化学原理、污泥全链条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环境梯度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15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的。今年是连续第三年开展。2021年度入选的进展内容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在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鼓励生态环境科学研究,营造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由环境、生态、气象、地理、农、林、土壤、地质、海洋、水利、可再生能源11家全国学会,生态环境领域知名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协同创新组织。自2018年成立以来,联合体坚持“一智库三平台”定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探索机制创新,促进科技经济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生态环境部部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黄润秋担任首届主席,联合体秘书处设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来自中国环境报、光明日报、中国科普网、人民网、中国科学报社、中国新闻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网、瞭望新闻周刊、科技导报、科普中国、中国日报等13家媒体参加发布会并进行了报道。发布会在新华社现场云、今日头条、一直播、爱奇艺、B站、抖音官方号、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了视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69.8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