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学会“党史党课”系列讲座(第二十五讲)——传承“六地”精神,发扬辽宁针灸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6-09

4月29日,中国针灸学会“党史党课”系列讲座栏目邀请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及养生康复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针灸研究所所长马铁明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为各地方针灸学会、各所属分支机构的广大会员和针灸科技工作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本期讲座的题目为“传承‘六地’精神,发扬辽宁针灸”,各地方针灸学会、各所属分支机构积极组织动员本学会和分支机构的理事、委员、广大会员和针灸科技工作者5600余人在线进行了学习。线上视频直播平台中国共产党走过非凡百年,胸怀千秋伟业,恰是风华正茂。纵览百年党史,辽宁始终与党创造的伟大事业同频共振,与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紧紧相连。辽宁的红色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以及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辽宁大地构成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铁明教授作“传承‘六地’精神,发扬辽宁针灸”专题讲座结合辽宁“六地”精神,马铁明教授从“辽宁故事,多姿多彩”、“百年党史,辽宁风华”、“辽宁针灸,努力向未来”三个部分来阐释“六地”精神。辽宁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有“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之名,这里四季分明,是一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城市。在这片热土上,有西依松岭山,东接辽东湾,北连广袤的东北大地,南端连接华北,直达中原,位于辽宁锦州与河北山海关之间的河西走廊,这条廊道连接东北亚与中原,自古以来便是两端民族、文化与经贸的沟通桥梁。和平时期,这个通道就是繁荣的通商要道,战争阶段,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金戈铁马,万千峥嵘。这里有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它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满族崛起的摇篮,同时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马铁明教授讲述辽宁针灸事业的发展站在抗战的起点,辽宁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起抗击日寇侵略,并率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抗日英雄李兆麟、杨靖宇、赵尚志,抗美援朝烈士毛岸英、革命家关向应等革命先烈,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凝练了热爱祖国、对党忠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与朝鲜接壤的辽宁更多地承载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毛岸英纪念馆、河口断桥等深刻再现了新中国立国之战的悲壮与光荣。从工业遗产文化看,新中国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机车……都出自辽宁,这里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以及许多享誉全国的劳动模范。马铁明教授强调,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不但有动人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更有绵延至今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雷锋、郭明义、孟泰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形成了以“雷锋精神”“孟泰精神”等为代表的伟大时代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的中医针灸事业也乘势而上,得到了较大发展,涌现了大批针灸名医、名科、名院,为百姓造福一方,更为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马铁明教授讲到,未来辽宁省针灸人也将继续秉承辽宁“六地”精神,不断继往开来、传承创新,与全国针灸同仁一道,共同推进针灸事业开拓创新,协同共进!中国针灸学会党委办公室李权威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