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十)——张琦

安徽安庆市科协 2022-06-10

张琦,男,望江县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77年8月出生,现任望江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中级农艺师。

主要事迹

张琦1996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中善于团结同志、服从组织安排、扎实工作,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与农民朋友打成一片,是农民的知心人,得到了望江县广大干群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一、学习锤炼,夯实农技推广能力基础

1996年安庆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1997年参加自学考试,2000年安徽农业大学农技推广专业毕业,2014年参加成人高考,2016年7月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承担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2009-2014年连续承担望江县执法大队水稻、棉花的新品种试验及展示,2021年参与安徽省油菜新品种展示及试验;曾多次参与肥料3414、农药药效试验等;从2010年至2021年先后12年一直从事小麦、油菜、棉花的苗情监测工作,苗情监测从播种到收获每个生育阶段都要进行观察记载,数据分析,撰写苗情分析报告,长期的试验和苗情监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极大提高了专业水平,夯实农技推广能力基础。日常中与高产农户进行交流,把他们长期生产实践的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高,也提高了他的服务能力。

二、不忘初心,扎根农业痴心无悔

他生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的不易,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小就立志学农,想通过学习科技技术来改变农民的艰辛与不易。先后在麦元农技站、高士农技站、太慈农技站、赛口农技站、、杨湾农技站工作过,现在望江县种植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工作。哪里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工作,望江的10乡镇他工作过5个,对望江的种植业情况非常熟悉,1998年任高士农技站副站长,在赛口农技站、杨湾农技站任站长。主要推广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旱育软盘抛秧技术、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广、基质育秧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再生稻生产技术、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抗虫棉的推广、棉花千株千斤栽培技术、直播棉技术、油菜免耕栽培技术、菜油两用栽培技术、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等。

三、开阔思路,帮助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

2012年他领办望江县科盟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稻鸭共生、统一供应生产资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2014年评为市级示范社,连续多年从事稻鸭共生工作,为种植大户提高了种植效益,成为望江农业的名片。2015年领办望江县护农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是安庆市首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17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由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合作社23家、家庭农场38家,种植大户170户组成,主要为成员统一采购生产资料、发展优质水稻订单收购,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等。联合体龙头企业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实现了节本增收,合作社作业收入明显提高,最终实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四、深入指导,提升农业推广服务能力

2010年以后土地流转种植大户增多了,浸种数量自然就多了,催芽他们没经验,总是出问题,一出问题损失就可能损失上万元,他推荐部分农户用尼龙网袋浸种,这样就不会出问题,到现在基本普及了尼龙网袋浸种技术,简单实用,解决农户催芽的一大难关。推广油菜直播免耕栽培技术,免耕栽培在水稻收割秸秆打捆后就可以进行播种,提早了油菜的播种期,免耕栽培土壤墒情足,出苗快而整齐,且不用机械旋耕,只开沟就行,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推广水稻穗肥的施用技术,农户水稻施肥基本采用一次性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存在前期施肥过量后期缺肥的特点,产量水平不高,要想水稻产量水平提高,穗肥施用非常关键,自从推广穗肥施用技术后,很多种植大户现在都习惯施用穗肥,大幅提高了他们水稻种植大效益,部分种植大户的一季稻机口稻产量达到950-1000公斤/亩。

五、砥砺前行,争创农技推广一流业绩

在太慈农技站参与高产优质大铃棉中棉所48的推广,获得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太慈农技站集体荣誉奖获得者。2010年望江县农业委员会评为县级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全省农作物苗情监测先进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全省种植业系统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20年被安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安庆市优秀科技志愿者,2021年以科技人员身份当选中国共产党望江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在《自然科学》4月刊发表 《浅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 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2019年在《自然科学》6月刊发表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

他26年如一日,不负韶华,探索不止,用执着和真诚在现代农业的发展的道路上,演绎了一首动人的赤子之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创造出更加出色的成绩。

感人故事

他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农业科技人员,一名厚植农村的科技工作者。26年如一日,栉风沐雨,扎根沃土,他初心不改,始终如一的学农爱农,兢兢业业,奋进拓新,努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为望江农业丰收保驾护航;立足本职岗位,扎根基层,不辞辛劳,深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在望江广阔的大地上都留下了他为之奉献的坚实足迹,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里忙碌,用一言一行践行着一名农业技术人员的担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吹日晒,尽心尽力为种植户做好指导工作。工作中他秉承着重复的事认真做,重要的事坚持做的原则,这些年来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不管自己身体多么不适他都坚持在在田间帮农户看苗情,查虫情,长期风吹日晒,每到夏天就有人戏称他是非洲人。他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帮农民之所需,情系农业;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成为新时代农田的守望者。他指导了非常多的农户,结交了非常多的种植大户朋友,大户都非常相信他,虽然他是乡镇技术人员,却肩负着指导全县的种植大户责任,每到农忙季节,他的电话基本都没停过,高峰时一天都有几百个电话,不能电话解决的就只能到田间去指导,每天都处去指导,都是自己开车,每天都要花几十元的油费为其他乡镇的种植户指导,这是分外的工作,劳神费力,但他从来不计个人得失,非常乐意为种植大户指导,为他们解决了问题,是责任所在、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是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后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为种植户指导,对于关键的管理技术就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信息的方式发布,他的朋友圈里有1000多个种植大户好友,种植大户都非常关注他的朋友圈,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微信群护农粮食_盈车嘉穟有286名种植大户,经常在群里发布指导信息,农户从中学到了很多的农业知识,深得种植户的厚爱。他就是很多种植大户心目中的“神”一样的人。

 2017年4月一个周末的晨曦,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赛口的一种植大户育秧操作不当,请他去指导,那天是他儿子的生日,本来早就答应在家跟儿子一起过生日,平时工作忙很少陪儿子。他毫不犹豫起身就走,原来那户3000多盘秧制作暗化时,一直在用水龙头浇水,水量过大,会导致烂芽不出苗。赶到现场后指导他们马上把秧盘摆开,降低水分,水分降低后重新堆放,通过一上午的指导,挽回了几万元的损失,到家已经是下午了,他老婆医院临时有急诊也去加班了,儿子一个人在家饭都没吃,心里感到很愧疚,但他依然感到很开心。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他都毫无怨言,全心全意为种植户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这么多年来,他养成了每天到田间地头指导的习惯,庄稼就像是他的小孩,每天都要去看看它们心里才感觉到踏实,看到他们茁壮的在成长,内心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恶劣的天气,他总是心系庄稼是生长情况,心系它们是否病虫为害、渍水、高温热害、倒伏等情况的发生。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望江县的田间地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张琦的足迹,辛勤的汗水和农技智慧浇灌着每一块土地,他用农技人员的使命和担当,谱写出一名普通农业科技人员最美的乐章。“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张琦心中想的是农民,念的是农业,他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时期农技推广事业、推进乡镇振兴而不懈努力,在这片希望的大地上,留下出彩农技人最美的身影。

技术 农业 种植 工作 大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