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野味病毒肺炎",亟须出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1-28

来源: 中国绿发会 

武汉某市场长期的野味盛宴背后,折射了长期以来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猖獗。“新型冠状病毒”,让本来应该欢享一个喜气洋洋的鼠年春节的全国人民,禁锢在了自家小方格里不走家、不串户、自我隔离。更不用说无数奋战在前线的医务人员、以及煎熬的患者家属。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长期以来,却没有很好的发挥保护野生动物的作用。1988年制定通过,第二年年实施。与之配套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几十年长期不更新,更是久久令人诟病。与此同时,盗猎、非法贸易、以及似是而非的看似“合法”贸易,屡禁不绝。

近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十九名院士学者的联名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食用和交易,从源头控制重大公共健康危机”可窥其弊病一斑。

据估算,中国地下野味市场规模已达上百亿,而野生动物主管部门长期不作为,以及通过颁证带来的所谓“发展林下经济”,相比起大规模疫情带来的损失,九牛一毛。带来的损失,却由整个社会来承担。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经济损失动辄数千亿,带来的生命代价更是无法衡量!

人类是健忘的,十多年前的SARS,殷鉴未远。但是我们太容易忘却了。那么,如何从法制保障上、从根本上,杜绝对于此类野味肺炎的健忘?

(拓展阅读:央视热评:用“野味病毒肺炎”的名字对抗可耻的健忘

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来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太过于依靠这部《野生动物保护法》。

我国缺少一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态系统、物种层次、基因层次。《野生动物保护法》针对的只是其中的“物种”这个层次,而且只是少数的物种。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近几十年来,由于栖息地的碎片化、过度猎杀、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中国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而世界经济论坛1月15日刚刚发布的《2020年风险报告》也显示,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未来10年全球第四大危机。这份报告与2019年5月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报告的警告一脉相承:地球上800万个物种中,有100万个物种正因人类而遭受灭绝威胁。

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应尽快制定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以保护我国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019年2月13日,韩正副总理在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听取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时曾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一场野味带来的瘟疫,给2020年这个“生物多样性大年”拉开了序幕。

(拓展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ExTk9C5mOgJgLa0IhvyOHQ)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将于2020年年底在我国举办。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现象、现实迫切需求、历史机遇都显示,如今,正是立法的历史性契机。建议我国迅速将建立一部国家层面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提上日程。


北京市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