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灭绝,河海之殇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7-23

7月21日晚,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这一中国的特有种和长江的旗舰物种,就这样和我们无声地说了再见。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鲟鱼为什么会灭绝?中华鲟是否会重蹈覆辙?我们能做些什么?

19年前最后一次现身,白鲟被宣布灭绝

据IUCN官网最新报告,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灭绝,裸腹鲟灭绝。红色名录同时提升了其他7种鲟鱼的保护等级。

白鲟是全球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四川渔民谚语称“千斤腊子(中华鲟) 万斤象(白鲟)”,其长度可达7米,起源于约2亿年前,是中国的特有种和长江的旗舰物种。1989年,白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于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级”,2009年再次评估时被确定为“极危(可能灭绝)”。另外,白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的保护物种,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

最后一尾白鲟活体记录是在2003年1月,在长江上游四川宜宾江段被误捕,经成功救护后放流。>>详情

1993年葛洲坝下发现的白鲟,这可能是留存于世最清晰的白鲟照片 危起伟供图

古老物种,曾与恐龙同时代生活

鲟鱼族群是进化树上的独特单元,也是衡量北半球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可靠指标。始熊猫化石的地质年代才800万年,鲟鱼化石则可追溯到中生代三叠纪;也就是说它们曾与恐龙同时代生活,是真正的“水中化石”。现存鲟形目鱼类多数形体硕大,为亚冷水性鱼类。它们分布于北半球的大江大河和近岸浅海地带较广阔的水面,均具有洄游习性且大部分是“溯河产卵洄游型”。作为海洋与河流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重要纽带,它们成为海洋和河流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性物种。然而,随着近几个世纪以来不断加剧的⼈类活动,它们的自然种群急剧衰退,濒临灭绝,欧亚大部分鲟形目都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级物种。>>详情

图片来源: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淡水旗舰,却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

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自然至关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却在持续丧失,河流生态不断退化。IUCN鲟鱼专家组主席艾纳·路维(Arne Ludwig)表示,“结果是令人震惊和悲伤的,但却在意料之中。评估表明鲟鱼仍然无法摘掉‘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这一头衔。”

WWF(中国)淡水项目主任任文伟强调,作为流域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物种的鲟鱼,它的生存现状可作为衡量流域健康和活力的一把重要标尺。由于其来回溯游的特殊性,不应只考虑对其局部环境的改善,还应该从全流域尺度和鱼类的整个生活史的角度来考虑对它们的保护。

就目前看来,关于全球保护鲟鱼的研究还远跟不上鲟鱼消失的步伐。业内专家表示,鲟鱼保护亟待“破圈”,公众应当有更强烈的认知:人们对鲟鱼的餐饮需求正关系到它们岌岌可危的处境。人们不应该只有在餐桌上才想到鲟鱼,鱼子酱也不应该是洄游鱼类的最终宿命。>>详情

在全球范围内,鲟鱼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贸易带来了非法捕捞,水坝阻断了它们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IUCN鲟鱼专家组中国唯一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发起人危起伟将白鲟和白鱀豚进行了对比:“诚然鲟鱼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但是白鲟灭绝仍然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白鲟和白鱀豚生态习性不同,一个在长江上游繁殖,一个栖息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但是它们灭绝的命运与时期却差不多,这并不是偶然事件,更是深刻教训,其它长江水生生物万不可重蹈覆辙。”>>详情

中华鲟“厚福”。北京海洋馆供图

“中华鱼王”,无奈上位

中华鲟是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东亚大陆架及其主要注入的河流中。中华鲟的自然地理分布区很广,自北向南包括黄海的朝鲜半岛西部,东至日本九州岛附近,向南过台湾海峡,最南至海南的万宁海域,沿海岸线分布于水深不及200米的大陆架;它们能经由河口进入多条大型中华河流,是名副其实的“中华之鱼”。

根据研究与估算,中华鲟体长可达4米,体重可超700公斤,个体寿命能到40岁。随着白鲟的灭绝,中华鲟成为了新的 “长江鱼王”。然而,以中华鲟为代表的长江水生生物生存状态整体堪忧。根据长江专项调查报告,长江有分布记录的鱼类本有448种,但有130余种已未能采集到( 占长江分布鱼类总数的 29.9%),有的可能是因为资源极度稀少没有被采集到,有的种类如鲥、鯮等可能已经灭绝。>>详情

命悬一线,5年未检测到产卵

中华鲟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长江里出生,顺江而下,躲开了大鱼的捕食和来往船只撒下的渔网,在游向大海的同时也渐渐长大。在海洋里的数十年,它不断觅食,与海流拼斗,最终成长为体重300余公斤的“水中蛟龙”。待到性成熟后,它又义无反顾地从大海出发,可能沿着东海或黄海的近海岸,顶着巨大的水流,逆江而上。在深潭里越冬,而且要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体能,完成产卵的使命。

但由于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比如产卵场减少、栖息地破坏、长江生态的改变以及自然群体规模的缩小,共同使中华鲟的生存陷入恶性循环:种群数量的减少导致繁殖可能性的降低,而自然繁殖可能性的降低将会导致种群进一步减少。>>详情

人工放流,与时间赛跑

在自然繁殖之前,增殖放流就成了延缓中华鲟物种灭绝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4月,湖北宜昌江段,23万尾“子二代”中华鲟被放流入江,试图为多年后改写卵石滩的遗憾增加一丝可能。自1984年以来,中华鲟的增殖放流工作就一直在持续。38年过去,各单位的放流总数已达700万尾。>>详情



三峡工程坝区右岸的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于2020年建成投运,在5.1万平方米的巨大厂房内,成千上万尾大小各异的中华鲟正在快乐游弋,这里就是中国最大的中华鲟人工种群的“家”。

“目前,保育中心连同配套建设的中华鲟精子和组织细胞储存库运行日趋良好。这相当于中华鲟的‘诺亚方舟’和‘生命银行’,可以基本确保中华鲟不走白鳍豚灭绝的老路,物种永远延续。”中华鲟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李志远说。>>详情

长江三峡珍稀特有鱼类保育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中华鲟的发育情况。邓佳摄

保种“能生”的亲鱼,不止是繁育计划,还需要科学加强全生活史野外栖息地的保护,如畅通洄游通道,修复坝下产卵场,新建旁通道仿自然产卵场等以扩大自然繁殖;摸清中华鲟近海生活史,设立海洋保护区提高子代存活率,系统建设 “陆-海-陆”接力保种行动,实现治污休渔等江海联动,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跨部门保护协作与保障体系,并加大社会参与力度。

抢救中华鲟,是一场与灭绝速度的比赛。唯有以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抓住长江十年禁渔的窗口期,将长江保护与海洋保护协同起来,实施中华鲟从出生到繁殖全生活史周期(至少15年)的长期系统性保护,才有望延续和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