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荔浦市创新科普供给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9-21

“十四五”以来,广西桂林市荔浦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承担对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责任,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加强科普创新,丰富科普内容和渠道,推动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科学素质提升,让广大公众普遍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理顺机制,强化指导。荔浦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结合自治区、桂林市新《纲要》及时制定《荔浦市十四五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同时转发《2022年桂林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并结合实际制定《2022年荔浦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下发各乡镇及成员单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乡镇及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群众全员参与的格局。

完善科普信息化建设。在新媒体时代,荔浦市借助科技媒体的传播优势,用图文、视频、直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解答当下热门科学问题,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验讲解前沿科学,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2022年上半年,荔浦市组织收看了广西科技馆承办的以“航天点燃梦想”为主题的系列线上科普讲座,广大中小学生通过视频获得了专家们讲授的关于航天科学方面的知识,点燃了飞向太空的梦想。“作为科普工作者,我深知科普工作对基层群众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近两年新冠疫情肆虐的影响下,切实加强科普工作更是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每年收集科普信息700余条并通过科普大喇叭在各行政村每天播出;通过‘五个一培训工程’积极培训农民,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城区的中山公园、滨江公园、湿地公园植入反诈、环保、安全、卫生、健康、养生等科普知识,让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增长科学知识;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参加科协系统组织的网络科学知识竞答活动,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荔浦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牵头单位——荔浦市科协负责人介绍,荔浦市科技志愿者服务队经过近两年发展不断壮大,提升了科普服务能力,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志愿者上街下乡进村,到企业、学校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相关科学知识。

打造科普阵地,发挥科普辐射作用。荔浦市高度重视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基层科普基础设施,推进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为公众提供更好参与科普的途径和机会。2021年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的荔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科普馆正式运营后,充分发挥湿地生态专业科普教育基地优势,一年多来,科普馆累计接待社会各界参观公众超2万人次,策划组织各类科普活动10余场次。在荔浦市马岭银子岩AAAA级风景区,从2021年6月起又多了一个打卡科学的地方。广西地球记忆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筹资金近5亿元打造了荔浦第一个民营科普教育基地——地球记忆自然博物馆。该馆通过图文壁画、光电影像、实物天体以及科普课程等方式生动、形象、系统地介绍天文地质科普知识。地球记忆自然博物馆正式运营一年多来,依托旅游+科普形式,累计接待社会各界参观公众超5万人次,策划组织各类科普活动20余场次。

当下,科技深刻而广泛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人们对科学的感知和渴望日益强烈,荔浦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顺势而为,深入贯彻落实2022年全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锚定“十四五”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精准发力,奋楫前行,努力书写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荔浦答卷。(潘德全  编辑:黄祥豪)

广西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cast.org.cn/art/2022/9/21/art_198_197981.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