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心力衰竭 专家建议开展中西协同治疗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11-26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被称为心血管疾病的“最终战场”。

心衰的临床症状包括休息或活动时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心跳快、踝部水肿、乏力疲惫、静脉压升高等。其中,气喘、水肿、明显的疲劳或疲乏是较为常见的症状。

目前,我国心衰防治形势非常严峻。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我国目前有1370万心衰患者,且新增病例数位列全球第一。

心衰预后堪比恶性肿瘤,严重缩短患者寿命

心衰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这得从心脏的功能说起。众所周知,心脏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功能是水泵,心脏像一个水泵一样,不断收缩泵血,从而供全身机体使用,这是心脏的收缩功能;另一方面,心脏像是一个弹性非常好的气球,它能很好地舒张,从而让全身血液回流到心脏,这是心脏的舒张功能。

“因此,如果心脏变大了,它的泵功能衰减,就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影响泵血;如果心肌变肥厚了,就像是由弹性很好的气球变成弹性很差、僵硬度高的橡皮球,心脏的舒张功能就会变差。”在11月24日召开的中日友好医院“创新中西医协同模式”记者会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保健医疗部副主任任景怡说。

任景怡表示,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的下降,最终导致全身多器官受累,患者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这就是心衰。

心衰在临床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后果。“第一,心衰是病情恶化和缓解相互交替的疾病,所以患者会出现高频、反复的住院和再住院。第二,心衰有非常高的死亡率,5年死亡率高达50%。心衰会严重缩短患者的寿命,它的预后堪比恶性肿瘤,甚至超过恶性肿瘤。”任景怡表示。

谈及心衰的预防,任景怡称,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疾病最终都可能导致心衰,所以,预防心衰应该把关口前移到预防心衰的危险因素。“为此,建议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即注意饮食,加强运动,避免导致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

要注意的是,有心血管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详细的心脏专科检查,提早发现心衰的征象,避免心衰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秘密武器”

“心衰疾病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病因。”任景怡说。

对诊断心衰而言,常规的心脏科检查很有效果,但临床上还需要一些先进“武器”。比如,心脏核磁技术,右心导管技术、心肌活检技术以及基因测序等方法。任景怡说,这些先进的“武器”能有效探寻心衰病因,尤其是疑难罕见的原因。

抓到“元凶”后,下一步就是确定治疗方案。较为完备的西医治疗手段包括一线的心衰新四联治疗,二线的辅助治疗,以及国际上目前能够用到的针对肥厚性心肌病以及其他心衰病因的最新药物治疗。

“此外,中日友好医院心衰中心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中医药治疗。”任景怡谈道,该院全国名中医史载祥教授根据心衰的核心病机“气陷血瘀”,提出“祛瘀必言气血,言气必察升降”,并独创了“升陷祛瘀汤”经验方。该方可以通过益气升陷、活血利水,显著改善心衰症状,明显提升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已应用20多年。

“有了这样的‘秘密武器’,我们才能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任景怡说。

此外,在心衰的治疗过程中,肾脏科、血液科、内分泌科、康复科、营养科和药学部等多学科协同作战也非常重要。“尽管心衰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临床上是可诊可治的。”任景怡强调。

据悉,中日友好医院心衰中心将开展一项全国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升陷祛瘀汤”临床研究,依托“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平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新范式。目前,此研究已获得国际临床注册,将在全国26家中心开展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