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主要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刘峰 2022-11-28

11月26日,黄河流域主要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作为第二届黄河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线下会场设在济南。论坛由山东农学会、山东人才发展集团、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山东省创新战略研究院等共同承办。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黄河流域主要农作物种业发展,为解决黄河流域现代高效农业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献计献策。

山东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慎庆,山东省农科院院长、山东农学会理事长、欧亚科学院院士万书波,内蒙古农学会理事长冯万玉等参加论坛并致辞。

万书波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根本遵循,发扬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把党的二十大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袁慎庆表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作用,加快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建强建好种业科技创新平台,着力解决种业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种业科技战略人才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种业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省科协将着力搭建智库和学术平台,发挥人才智力支撑作用,以科技赋能黄河流域种业高质量发展,为实施黄河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冯万玉表示,本次论坛是聚焦黄河流域种业发展问题的高层次论坛,对于沿黄省区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种业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地区性问题与挑战,今后将积极参与各省区间的农业科研协作、科普互动、学术研讨等活动,携手其他省区共同促进主要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久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研究员单世华等院士专家,分别以“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小麦育种联合攻关”“紧盯国际前沿持续创新,实现玉米种业自立自强” “以杏为媒,五十年讲述两个苹果一个梨的故事” “我国花生种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深入研讨服务黄河流域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沿黄九省(区)农学会、山东各市农学会、农科院等省内外农业科技工作者500余人参加论坛。

                                                                                                             山东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