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斗:88岁高龄爬上40多米脚手架的两院院士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12-20

“我出身寒微,有幸上海交大毕业,在美国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负责和参加一些水利水电工程,还到清华大学教书,这都是国家和人民给的机会,我受之于国家和人民的多,而回报的少。”百岁老人在病重时对女儿如此嘱托,并反复叮嘱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淡泊名利,荣辱不惊。

这位谦逊、朴实的老人就是我国水利水电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张光斗。

2012年4月30日,在301医院举行张光斗(前排左三)百岁诞辰庆祝会

“我要当工程师!”

1912年,张光斗生于江苏常熟一个江南小镇,全家靠着在海关当小职员的父亲的薪金勉强度日。因家境清贫,张光斗自小便知道父母不易,因此学习格外用功。

张光斗7岁时,“五四”运动爆发。老师在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工业报国”在张光斗的心中扎下了根。1924年,张光斗小学毕业,来到上海南洋大学附中学习,此后经上海交通大学预科升入交大土木工程学院,学习结构工程。

上海交大严谨、认真、勤奋的治学风范深深感染了张光斗。他为了完成繁重的课业任务,坚持利用晚上、假期学习。1934年,张光斗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并考取了清华公费赴美留学,他的四年平均学习成绩在当年准备出国留学的几十位学生中名列第一。

1934年,张光斗获交通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出国前,张光斗按规定到国内各水利单位实习。实践过程中,他将水利工程的理论与中国具体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并进行了独立思考与判断,深刻的感受到祖国水利建设源远流长而灾难深重,振兴水利任务繁重而光荣,可解民于倒悬。这些见闻,不仅加深了他对祖国水利事业的感情,更是深刻影响了张光斗一生的学术生涯。

1935年7月,张光斗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水利工程,仅用一年时间便获得了硕士学位,期间还与大坝工程国际权威萨凡奇成为忘年交,被安排在暑期到美国垦务局实习三个月。

1936年9月,张光斗为了将来可以回国设计中国人自己的大坝,又选择到哈佛大学学习工程力学,获得第二个硕士学位,并得到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学金。但此时抗日战争爆发,张光斗决心回国参加抗日工作,尽管导师多次挽留,但他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留在美国,心有不安。”

1936年,张光斗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读硕士学位的成绩单

1936年,张光斗在哈佛校园

胸怀祖国,热爱人民,情系山河

回国后,张光斗一心想找直接为抗日出力的工程工作,不愿意去大学任教,于是离开南京入川主持水力发电工程建设。

他先后在四川参与并建成了一批小型水电站,为长寿和万县的军工生产提供了电力,支援了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2年,由他负责设计的桃花溪、下清渊硐、仙女硐和鲸鱼口等水电站,虽装机容量很小,只有600千瓦至3000千瓦,但这是中国人民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批水电站,为日后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0年前后,张光斗在四川龙溪河为兵工厂设计建成了一批水电站。他的婚礼就在工地举行。图为1939年他设计的桃花溪水电站引水道设计图

1943年到1945年,张光斗被公派到美国考察和学习大型水电站的工程技术。他到美国后,吃住在工地,一个工程一个工程的看,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学;白天在工地边看边问,夜晚学理论、查资料,消化吸收,逐渐积累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张光斗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同时兼任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顾问。1951年,张光斗负责“黄河人民胜利渠”渠首闸的布置和结构设计任务,几千年来第一次大胆尝试在黄河下游破堤取水,成功将滔滔黄河水引入两岸农田,为下游引黄灌溉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当时,农民们欢呼雀跃,看到渠道流过的清水,纷纷欣喜地用手捧着水直接喝进嘴里,很多老人甚至喜极而泣。由于该工程进水口布置合理,几十年来运行情况良好,为当地农村生产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随后的几十年里,在黄河下游相继建成了70余座引黄灌溉进水闸。

张光斗(左三)工作照

1958年7月,张光斗出任由水利电力部和清华大学合办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负责设计了我国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密云水库。

他在设计中顶住压力,实事求是,大胆创新,首次在国内采用了大面积深覆盖层中的混凝土防渗墙、高土坝薄粘性土斜墙、土坝坝下廊道导流等革新技术。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20多万民工忘我工作,使水库实现“一年拦洪,二年建成”的奇迹。

整个枢纽包括2座主坝、5座副坝、3座开敞式溢洪道等共19座建筑物,总库容44亿立方米,为潮白河下游防洪、灌溉和缓解首都北京供水紧张状况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视察密云水库,听取王宪(左二)、冯寅(左三)、张光斗汇报

50多年里,张光斗陆续为52座水利水电工程提供过设计咨询或顾问,是我国担任工程顾问最多的水利水电专家之一,对我国的水电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光斗审阅批改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原件影印件

张光斗坚信,水利工程是涉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大事,容不得半点差错,在工程讨论中向来遵循“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原则,一定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要慎之又慎。审查设计报告时,张光斗常手持放大镜逐行逐字地斟酌,批写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在现场检查工程质量时,更是出了名的严谨、敬业。

张光斗在耄耋之年曾担任国务院派出的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的副组长,有一次为了检查导流底孔施工质量,他坚持爬上40多米高的脚手架,到55米高程的底孔亲手去摸一摸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对施工质量不到位的情况当即要求施工单位返工修复。

在工地上类似下基坑、钻坑道、爬陡崖的事情数不胜数,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水利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张光斗一生几乎走遍了祖国大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大水电站的坝址。

2000年,张光斗在三峡工地检查工程质量

张光斗教学成果也很突出。他创建了国内的水工结构和水电工程学科,编写出国内第一本《水工结构》中文教材以及《水工建筑物》上下册和《专门水工建筑物》等多部经典专著,建成了国内最早的水工结构实验室,培养了国内首批水工结构专业研究生,一生教过的学生更是超过5000人。

他曾促成我国加入国际大坝委员会、世界工程师联合会;参与上书成立中国工程院;领导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明确了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

左起为: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张光斗、王大珩、罗沛霖

张光斗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水利水电事业。他为我国的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栉风沐雨、殚精竭虑,建立了卓越功绩。他传道授业,甘为人梯,为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