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下农民救命粮!卢良恕下定决心一生耕耘只为农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03-15

这批受灾严重的麦苗能够‘起死回生’!

70年前在安徽宿县,一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和他的同事们望着遍地枯黄的麦苗心急如焚,但经过仔细检查和分析,他们做出了上述重要判断!

主导提出这一判断的青年人,就是后来的我国小麦育种栽培专家、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

作为著名的农业宏观战略研究专家,卢良恕注重调查研究,做事严谨扎实,“指挥”过全国农业科技大军,一生考察农业发展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曾直言:“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是我们广阔的用武之地,有志于农业研究就要热爱祖国、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卢良恕院士

1953年4月,我国发生了一场波及晋鲁豫苏皖多省的大寒流,小麦等早熟作物普遍遭受冻灾。小麦是淮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当地素有“一麦抵三秋”之说。由于科技水平不高,该地区的小麦品种本来就十分落后,平均亩产不足百斤,几乎是靠天吃饭。因此,这场天灾无疑会对当地农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如果绝收,人们连口粮都没了。

当时,29岁的卢良恕正率领淮北小麦工作组在试点地宿县安顿下来不久。他们本来的任务是下乡调研小麦主产区品种和种植经验,通过对比实验帮助地方增产。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较为严重的小麦春霜冻害,他们立刻投入了抗灾减灾工作中。

目睹惨状的卢良恕心急如焚,带着工作组成员奔忙在安徽宿县的麦田里,他们一片一片地翻看麦叶,一棵一棵地检查麦苗。认真检查小麦冻伤情况,果然发现了一丝转机。

不少麦苗虽然主茎冻死了,但是下面还有小的分蘖,拨开一看,有的分蘖还生长了!卢良恕根据自己之前参加的米丘林农业植物选种及良种繁育讲习班上所讲授的作物阶段发育理论——作物要经过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才能开花结实完成发育,度过春化阶段的才能抽穗。判断眼下这些劫后余生的分蘖,恰恰挺过了春化阶段,如果再进行适当地浇水、施肥,做好田间管理,确保根系吸收的营养能够供应得上,未必不能继续完成光照阶段,进而生长发育、结实成熟,至少能保住一定的产量。

1952年,卢良恕在北京参加米丘林讲习班时留影

为了保险起见,工作组还向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得知北边邻县也曾有过后生分蘖获得收成的事。此外,清朝嘉庆年间山东也发生过类似案例,最终一亩获麦“犹有四五斗”。

理论上行得通,历史上又有实践,卢良恕和同事们一商量,决定立刻向当地领导汇报,力主不要翻耕,而是动员群众打一场保苗夺丰收的决战。

在宿县地委的支持下,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有序开展。一个月后,枯黄的小麦果然“起死回生”。科学战胜了灾情,卢良恕终于松了口气。

事后统计,这场春霜冻害使当地小麦减产4成,但因为补救措施得当,每亩地还是获得了50公斤左右的产量,老百姓的口粮至少保住了。

经此一事,当地主管部门和乡亲们对工作组这一班年轻人十分感激和信任,这为后续两年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年,仍然是4月,又一场寒流袭来。但由于已经有了此前的经验,当地在工作组建议下,提前做好了预报和大田增温的措施,基本没遭受冻害损失。针对这两次灾害的处置情况和经验教训,卢良恕和工作组专门撰写和发表了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一夜春霜突袭,看似寻常,但对农民就是天大的事、要命的事。此后,卢良恕在淮北和江南农村蹲点多年,这些经历,不仅为他的小麦研究工作,也为他后来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和农业发展战略等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世纪80年代,卢良恕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后,有了更多机会去全国各地农村考察。他注重了解一手材料并进行严谨细致的思考和分析,深入各地调查研究,走遍了祖国所有省份。直至耄耋之年,卢良恕每年还要到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考察、交流,到田间地头、农民家中与乡亲们直接交谈,随身带着记录本,一路走到哪问到哪、问到哪记到哪。

卢良恕(前排右一)在山东了解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小麦生产情况

晚年,卢良恕回忆起年轻时的工作经历,曾动情地说:“我也从心里更加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农业研究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只有心系农村并亲临其境,才可能对全国的农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会有发言权。”

心系农村,亲临其境。卢良恕对此一生奉行,努力耕耘只为农。他将自己的研究工作融入广阔的社会实践之中,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