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科协推出今年首期“科学榜YOUNG”青年talkshow活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03-27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杭州市科协推出“科学榜YOUNG”青年talk show系列活动,带大家走近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听他们解读科研成果、讲述科学故事,诠释矢志投身科学探索事业、为祖国强大默默贡献青春力量和克难攻坚、勇攀科技高峰的爱国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今年首期“科学榜YOUNG”青年talk show于3月22日在杭州市科技交流馆举行。来自西湖大学的青年学者刘旻昊作了“为了更好的科研——支持青年科学家的N面”的主题演讲。

杭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孙雍容出席活动,并为刘旻昊颁发活动纪念牌。

刘旻昊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学士、生物物理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任西湖大学校长助理、西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她从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说起,阐述了她在帝国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求学、科研的经历,以及跟随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从事结构生物学方向研究的心路历程。她认为,要从事科研,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要能吃苦,天道酬勤永远都是成功的秘籍。正是凭着这股拼劲,她在博士后期间获得了多个科研奖项。

刘旻昊认为,做科研既要注重深度,又要注意维度和广度。也正是这样的多维专注,才使得全世界优秀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限希望,给未来生活创造了无限可能。

刘旻昊还和听众分享了西湖大学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如周强首次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张科春利用细胞发酵的方法研发了一种新的高分子材料,刘剀通过合理结合水处理与能源催化实现低能耗高效水处理,郭天南发现了新冠重症患者重要生物标志物,蓝振忠发明了“小天”AI辅助心理机器人,是中国第一个类似ChatGPT的产品。

在互动环节,针对“青年科学家的发展方向是选择一片广阔天地,还是与众不同”,刘旻昊认为,青年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会取舍不定,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多能力。

现场有听众好奇西湖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刘旻昊认为,科学研究从0到1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科学家理论能力和实验能力强,但转化能力差,需要找到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对应的“翻译”。她最后总结,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想做好科研,既要会吃苦,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坚信天道酬勤,又需要更广阔的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让自己成为多面手,才能更适合科研工作。

本期活动由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杭州善创公益发展中心承办,杭州之声电台协办。70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来源:杭州市科协)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cast.org.cn/art/2023/3/27/art_189_211028.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