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04-04

2023年3月29日至31日,人工影响天气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论坛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学会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旻生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重大活动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尤为重视。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和学术交流,特别是围绕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展开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是提升人影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 王金星秘书长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现场 来自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全国各省(区、市)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气象行业公司等50余家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及科技工作者围绕云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机理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观测试验、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效果检验与评估、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等内容展开交流。本次论坛安排了7个特邀报告,45个大会报告,61篇墙报。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余勇研究员、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李集明正研级高工、北京大学毛节泰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郭学良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玉宝教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周毓荃正研级高工、姚展予研究员为与会代表做了题为“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关于暖云增雨需要观测什么?”“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进展”“人影数值模式挑战和庐山数字孪生实验室”“大气水循环和云水资源特性及精准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中国人工增雨随机试验(2014-2020)” 的特邀报告。 论坛与2023年气象科技博览会同期举办,交流会场设在展厅内,也便于广大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专家学者在参会之余,与本行业各类企业、高校等进行广泛充分地交流和探讨。 (一)特邀报告 1.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余勇(中国气象局) 2.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李集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关于暖云增雨需要观测什么?——毛节泰(北京大学) 4.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进展——郭学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人影数值模式挑战和庐山数字孪生实验室——刘玉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大气水循环和云水资源特性及精准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周毓荃(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7.中国人工增雨随机试验(2014-2020)——姚展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二)大会报告 1.暖云滴谱离散度的观测、模拟和参数化——陆春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郑州“720”特大暴雨雨滴谱特征分析——王俊(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庐山地基云观测的微物理特征研究——郭丽君(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4.庐山过冷雾滴谱分布及积冰增长机制观测研究——王天舒(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5.地基多波长雷达联合反演云降水微物理研究进展——阮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6.冰雹云早期识别和FY4A/AGRI卫星自动预警——刘贵华(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7.卫星云物理定量反演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中应用——余兴(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8.祁连山地形云综合观测与催化试验——常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9.华北区域大气冰核浓度的飞机膜采样分析——黄梦宇(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0.人工增雨飞机积冰观测——安英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人工降雨办公室) 11.湖南省环境气象无人机探测与数值模拟试验——樊志超(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12.风云卫星资料在人工增雨扑火作业条件监测和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李琦(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3.云凝结核测量结果中未活化颗粒的识别和订正——王元(兰州大学 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14.西北人影工程研究试验设计与实施——段婧(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5.国家(贵州)防雹外场观测实验初步分析——汪会(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6.基于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的冰雹尺寸估计与预警——黄辉(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气象事业部总经理) 17.基于相控阵雷达的高炮防雹动力效应初分析——董亚宁(山西省人工增雨防雷技术中心) 18.环境湿度影响人工催化消减雨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查思佳(上海市金山区气象局) 19.祁连山区碘化银冷云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任婧(郑州大学) 20.过冷云顶云宏微观物理特征及其催化响应——李德俊(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21.一次飞机冷云增雨作业效果检验——岳治国(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2.一次夏季局地对流云消减雨作业效果分析——赵俊杰(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23.湖南极端干旱气候时段的人影作业潜力分析——周盛(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24.基于人影技术改善冬季城市空气质量效果分析——李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5.CMA-CPEFS v2.0模式即云催化数值模拟预报系统介绍及业务应用——刘卫国(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6.一种新型机载总水-液水含量探测仪——周旭(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7.人工影响天气中新举措试验汇报及机理探讨——许焕斌(北京市应用气象研究所) 28.一次高炮防雹的相控阵双偏振雷达观测特征——肖 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9.一种浸润冻结机制冰核测量装置(FINDA)的搭建与应用——毕凯(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0.飞秒激光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机理和研究进展——王铁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1.人影作业过冷水潜势预报技术及应用——孙晶(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2.多参量云体识别追踪技术研究——张祺杰(南昌云宜然科技有限公司) 33.组合模型在水汽含量预测中的应用——寇梦刚(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34.带电粒子催化人工降雨技术作用机理研究——李传(华中科技大学) 35.基于云体催化适宜度的火箭作业决策矩阵——高建秋(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6.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Conv-LSTM)对临近降水的预报技术研究——谭超(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7.FY-4A识别过冷云水与飞机探测对比分析——徐小红(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8.数值模式在丹江口流域特定目标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陶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9.利用实景天气采集资料分析瀑布云宏观特征中的问题——汪晓滨(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40.卫星云观测3D雷达反射率因子反演技术研究——王奉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1.基于卫星、雷达、闪电和AWS的强对流AI/DL概率临近预报技术研究——李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2.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跟踪指挥和安全监管系统——秦鑫(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43.福建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李丹(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44.作业可视化安全管控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徐铖(浙江省气象局减灾处) 45.十四运开幕式人工消减雨保障模式分析——杨碧轩(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三)墙报交流 1.祁连山夏季地形云发展演变特征与机制的卫星观测研究——常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北京春季冰核颗粒的特征:郊区和山区的观测对比研究——虎雅琼(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基于微雨雷达的东北冷涡降水垂直结构分析——李遥(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4.辽西地区雨滴谱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徐萌(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5.基于河北省一次飞机观测的层状云冰相粒子微物理特性研究——熊婧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中国东部农业城市三级分档雾水化学特征的观测研究——葛攀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7.云雨自动转化方案对强对流数值模拟的影响——李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8.利用多普勒雷达量化台州人工增雨作业参数——章蓝文(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气象局) 9.初冬一次层状云较弱云区垂直结构的飞机观测——王烁(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10.江汉平原地区梅雨锋降水过程中滴谱演变特征及主要微物理过程的观测研究——孙京(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1.中国冻雨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判定方法研究——周悦(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2.不同云雨自动转换方案下气溶胶对地形降水影响——肖辉(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13.当前人工影响天气的辩证思考——郭开年(重庆市铜梁区气象局) 14.冰雹云早期识别预警及人工防雹作业方法研究——热苏力·阿不拉(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新疆分院) 15.基于FY2G卫星的宁夏空中云水资源特征研究——常倬林(宁夏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6.六盘山区一次典型暴雨过程的地形敏感性模拟试验——马思敏(宁夏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7.基于微波辐射计的宁夏六盘山西侧大气水汽变化特征——林彤(宁夏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18.FY-4A卫星在宁夏短时强降水中的适用性研究——邵建(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 19.基于CloudSat-CALIPSO资料的北极云宏观特征研究——周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六盘山地形对云-降水垂直结构和微物理特征的影响研究——何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1.运用微雨雷达分析层状云降水内雨滴谱垂直演变特征及降水机制——马宁堃(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2.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积冰测试实验——田平(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3.冀南地区降雪云系宏观特征与人工增雪火箭弹研发——刘建伟(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局) 24.深圳七波段雷达超级站:设备介绍和科学目标——李浩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5.基于双偏振雷达探测参量的冀西北人影作业指标分析——王淼(河北省张家口市气象局) 26.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呼和浩特云宏观特征分析——李慧(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7.地面资料时间分辨率对定量评估GPM降水产品的影响——张铁凝(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8.一次东北冷涡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分析——李冬楠(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9.浙江不同地区夏秋季雨滴谱特征分析——姜舒婕(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0.河北省中南部二氧化碳浓度飞机探测研究——谢文琪(江西省南昌县气象局) 31.“追雹者”微信小程序功能设计与开发——龚佃利(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2.重特大干旱期的湖南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研究——高沁(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33.郴州市人工防(消)雹作业站点布局技术研究——李少云(湖南郴州市气象局) 34.机载热线含水量仪探测数据校验方法——刘晓璐(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5.吐鲁番和若羌冬季气溶胶垂直分布的飞机观测分析——郑博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6.新疆冰雹外场探测试验方案设计——范宏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7.High small ice concentration in stratiform clouds over Eastern China based on aircraft observations: habit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roles of secondary ice production——汪洋(兰州大学) 38.基于Ka波段云雷达的六盘山顶云宏观特征初步分析 ——田磊(宁夏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9.人工增雨在2019年一次森林火灾中的应用评估——李鸾(安徽省芜湖市气象局) 40.人工冰核浸润冻结核化特性的实验研究——杨帅(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41.对流云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时机研究及个例分析——王跃宁(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局) 42.不同类型降雨及人工增雨对长沙大气污染的清除作用——丁莉(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43.平陆运河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丘远锋(广西钦州市气象局) 44.一次罕见冰雹灾害防雹作业效果初探——刘涛(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45.雷达、卫星和雨滴谱仪联合观测一次AgI催化云迹的演变——王瑾(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46.基于人影技术改善冬季城市空气质量效果分析——李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47.天山巴音布鲁克盆地汛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刁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局) 48.基于集合预报方法的一次冬季降雪个例人工催化效果模拟研究——王田田(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49.基于遥感观测对北京一次冰雹过程的分析——荆莹莹(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50.不信风雨唤不来-漫谈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向永(江苏省盱眙县气象局) 51.激光人工增雨新技术的应用探讨——郑凯(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52.风廓线雷达在广东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钟晨(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53.基于ERA5资料的广西地区云水资源评估研究——张正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54.人影空域自动化系统应用效果分析——唐辟如(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55.一次基于相控阵雷达的成功防雹案例分析——刘福新(山西省隰县气象局) 56.基于双偏振雷达回波资料的冰雹云识别方法——金伟福(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 57.北辰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问题与思考——王蒙(天津市北辰区气象局) 58.辽宁省飞机增雨作业安全管理探讨——李成龙(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59.基于VR的火箭作业故障处置系统设计与应用——余永江(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60.加强基层人影作业炮弹安全管理——赵闫(安徽省怀远县气象局) 61.基于云雷达的六盘山区云垂直结构特征及增雨效果评估研究——邓佩云(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