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庄:中国计算化学奠基人,曾开创应用量子化学研究方向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04-18

他是国内最早将电子结构计算应用于化学问题的学者之一,开创了我国计算量子化学学科,并持续推动着学科的发展。他就是我国计算化学奠基人、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若庄。

1950年,尚未硕士毕业的刘若庄留校工作,成为了物理化学家唐敖庆教授的助教,从此开始了教学和科研之路。刘若庄:“其实由唐敖庆先生,他各班的研究生,国家因为那时候不能派出国,就是国内找了四个最好的教授,办四个讨论班,学员是副教授或是讲师。唐(敖庆)先生在吉大办了一个叫做理论化学讨论班,这样我们就受到进一步的培养。而且,不是说他讲课我们听着,他讲一门新的数学方法,我们轮流报告自己的研究工作。这也是一种锻炼。”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若庄重新拾起因繁重教学任务而被搁置的科学研究工作。受L. C. Pauling的《化学键的本质》一书及唐敖庆教授文章的启发,创造性地提出利用电子云的概念解释氢键本质,这一方法远优于当时国际上流行的点电荷模型。刘若庄:“那时候国际上都很重视氢键,可是连Pople都没发展出来,除了点电荷模型,都没发展出来方法。那时唐先生发展出一个方法,他没想到氢键,我有氢键这题目,我一用他那方法就结合上了。这也是一个巧合,因为两边的老师的影响,所以老师还是有关系。”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刘若庄和同事一起创办了量子化学研究室,并开始培养研究生。缺少合适的教材,他们就自己根据课程安排编写;缺乏重要课程的老师,他们就请校内和兄弟院校的知名老师前来访问讲学,为学生传授先进的知识。刘若庄:“我看了一篇原始文献,假如这篇文献和我要指导研究生的题目有关,我把这篇文献里头所有的公式,我自己都推导出来。他的文章里是没有的,我弄得彻彻底底的,然后我再教学生。我觉得这样,指导学生的时候,我有底,或者说我可以安心的负责了,要不然,我怕我对不起研究生。我希望我的研究生,将来也能做到这样。”喜欢不断挑战新难题的刘若庄保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晚年时,他又向光化学领域奋进,在他的科研成果的推动下,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成为国内理论光化学领域的一面旗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今,先生已逝,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辈学子献身科研,奋斗前行。

刘若庄(1925.5-2020.10)

物理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视频出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