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学学会青托论坛暨青年托举人才与导师交流会纪要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04-23

2023年4月7日,中国力学学会青托论坛暨青年托举人才与导师交流会在昆明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力学处处长张攀峰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天健教授,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罗喜胜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康国政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汤亚南,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等力学科研工作者及青托人才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开幕式由副理事长曲绍兴教授主持。首先,何国威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力学学会致欢迎辞,他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会青托工作的领导、导师、专家们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以及青托工作取得的成绩。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孟庆国副主任致辞,他肯定了本次活动模式能更好地促进青托人才与导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并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等方面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围绕科研工作的选题、理念、目标等方面为青年人才们提出建议。在“专家寄语”环节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力学处张攀峰处长建议青年学者要确定长远的目标,做好规划,坚持独立的学术方向。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天健教授建议青年学者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学会批判性地观察,善于找到力学问题。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祥教授介绍了今年启动的周培源青年力学奖,助力力学青年人才成长。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喜胜教授则介绍了钱学森杰出青年奖,勉励青年学者向外部环境借力,来寻找自身动力。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济福研究员鼓励青年人才把握时代机遇,担责国家,振兴中华。开幕式的最后,为2021年和2022年结题的第三届和第四届青年托举人才颁发了结题证书。学会将持续为青年人才提供托举服务,助力他们不断攀升学术高峰,获得更大成就。颁发结题证书本次活动邀请了三位青托导师何国威院士、冯西桥教授和徐鉴教授分别做了特邀报告,特邀报告环节由学会副理事长曲绍兴教授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常青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的报告“湍流:多尺度力学的典型问题”以湍流为典型案例,讨论多尺度力学的两个核心科学问题。一是时间和空间的耦合:提出湍流关联过程的主控机制,由此建立湍流的时空关联模型,解释湍流中涡的行进与畸变的耦合;二是随机和确定的耦合:发展深度预解方法,构建了时空能谱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再现大尺度结构的频率谱。最后,介绍了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非线性力学的多尺度研究”的中期进展并探讨多尺度力学的新问题。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的报告“生物组织的力–化–生耦合理论”简要介绍力化生耦合的生物组织演化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首先,介绍力化生耦合的生物组织生长发育动力学理论,既可以描述开放、非平衡生物组织中不同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又可以预测组织内部微观结构、化学组分、物理性质与生物功能的时空演化。其二,发展了一套生物软组织的变形稳定性力学理论与计算方法,发现了宏微观尺度上形貌失稳与演化的多种新现象、新机制与新规律。同济大学徐鉴教授的报告“仿蠕虫移动机器人结构-驱动-协同一体化动力学与控制”受蚯蚓移动特征启发,以实现蠕虫型机器人高效移动为目标,对仿蠕虫机器人等效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揭示了stick-slip动力学随驱动和环境参数的演化机制,并提供多模块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多目标优化策略;形成仿蠕虫平面移动机器人多驱动协同步态的后退蠕动波生成算法,解析步态参数与运动性能的关系;提出模仿蚯蚓神经系统的仿CPG控制方法。最后展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蠕虫型移动机器人的雏型样机。活动还邀请九位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青年人才蓄水池项目入选人才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他们是大连理工大学郝鹏教授的“变刚度板壳承载性能分析、可靠度评估与智能设计”,天津大学王艳峰教授的“基于声学超表面的跨水空波动调控”,同济大学孙秀婷教授的“仿生多节结构构型保持和模型重构”,西安交通大学张杰教授的“模拟二元合金溶液中晶枝生长的三维陡峭VOF方法”,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王静竹副研究员的“空泡与自由面强耦合作用研究”,西北工业大学景泽教授的“极端服役条件下超导材料与结构的多尺度力学行为研究进展”,北京理工大学陈彦飞副教授的“复合材料失效与本构理论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张鑫磊特别研究助理的“基于集合卡尔曼方法的数据驱动湍流建模”,以及蓄水池人才上海交通大学马道林副教授的“面向机器人操作的触觉传感与感知”。青托报告环节由徐光魁教授、李锐教授、代胡亮副教授、袁泉子研究员、冯立好教授、刘大彪教授、于超副教授、张欢副教授、吕鹏宇副研究员等青托人才主持。互动交流环节由学会副秘书长陈玉丽教授、青托人才卢同庆教授和马寅佶副研究员主持。何国威院士、孟庆国副主任、张攀峰处长、冯西桥副理事长、曲绍兴副理事长、卢天健教授、王建祥教授、罗喜胜教授、康国政教授、陈常青教授、王晋军教授、符松教授、姚朝晖教授、王记增教授、李晓雁教授等嘉宾,就青托报告内容进行点评,分别就青托人才在科研和成长方面的疑问纷纷发言,在如何选择学科方向、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如何做好报告等多方面给出了细致中肯的建议。会议最后,汤亚南常务副秘书长做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会议是学科交流的盛宴,也是思想交流的盛宴。青托人才们从精彩纷呈的报告中,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从提问、讨论的互动交流中,可以收获启示,激发灵感;从导师、专家的点评和寄语中,可以引发思考提升认识。她对百忙之中莅临本次会议的导师和专家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从各个角度给予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建议。她希望青年人才们能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交流活动,借力学会平台更好地展示自己。学会也将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继续拓展青年人才计划及人才持续培养工作.助力青年人才成长。与会人员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受到很好的启发,今后将积极参加中国力学学会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力学科研工作中。4月8日,学会专门组织与会代表赴云南陆军讲武堂和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学习,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凝聚奋进力量”的党建强会特色活动。通过聆听讲解和观看展出的实物展品和文字史料,代表们深入了解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重大贡献,深刻感受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矢志不渝、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随后,代表们赴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实地感受联大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联大精神。在讲解员的指引和讲解下,代表们先后参观西南联大校门、西南联大“民主墙”、西南联大教室旧址、西南联大纪念碑、西南联大烈士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馆等地,通过观看陈列的历史资料和珍贵图片,深入了解了西南联大师生克服困难、共济时艰、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历程。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郑哲敏等老一辈力学家在西南联大的往事,让代表们更加深刻的感悟他们挽救民族危亡、胸怀民族复兴的情怀,更加深刻地理解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大家纷纷表示要终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联大精神,以昂扬的姿态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参观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简介:始建于190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培养了近万名军事人才。从讲武堂走出来的师生多为崇尚革命的爱国青年,许多人成为日后滇军抗战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都出自这所军事学校,被誉为“革命熔炉”、“将帅摇篮”。西南联合大学简介: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云南合组而成的一所与抗日战争相始终的综合性大学。八年间,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