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上新,哪一款让你心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07-27

作者:王昊昊 严涛 杨晨 刁雯蕙 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金榜题名,自古便被认为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在古代,官府除了张榜公布外,也会制作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比如“泥金帖子”“金花帖子”“捷报”等。所谓“泥金”,就是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金色涂料的传统高档装涂工艺。

史料记载,古代送“录取通知书”很有仪式感,报喜人会骑大马高举旌旗,一路上鸣炮奏乐。中榜者会将喜报张贴在家中的显眼位置以示重视,光耀门庭。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考生的录取信息上网便可一键查询,录取通知书经快递发送几天便可到考生手中。

不过,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不再是以往简单的一张薄纸、一个信封,而是各种式样,堪比“神仙打架”,越来越成为高校一年一度的“创意大赛”,不少录取通知书也在越来越“卷”的比拼中出彩。

主打“科技”元素

把“卡脖子”技术“装”进通知书

除常见的校训、历史、专业特色等元素外,科技元素是今年高校录取通知书的主要特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为学子送上“宇宙级浪漫”——可登上火星的“超级涂层”。它是由哈工大空间表面化学工程与防护技术研究中心制作的“HIT”书签,书签表面拥有一种特殊涂层,集抗辐照、低挥发、耐高低温交变等性能于一体,能避免在深空极端环境下出现颜色退化、涂层脱落等问题。

哈工大为学子送上“宇宙级浪漫”。 

其实,这个“超级涂层”已被成功应用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展示的五星红旗,以及着陆平台搭载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图案上。

哈工大2023年高考录取通知书。 

7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发出2023年的第一封本科生录取通知书。该校录取通知书里镶嵌了北斗七星造型的7颗金色豆子,是产自吉林西部盐碱地的大豆“东生118”,也是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

国科大2023年本科生录取通知书构思。 

北京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主体采用薄如蝉翼、光似镜面、坚硬如铁、柔韧如松的“5G钢”制作而成。 

据悉,该5G钢又称蝉翼钢,厚度最薄可达0.07mm,采用了全球首创的大宽厚比超薄低碳钢带制造工艺,实现了连轧机组钢带厚度世界最薄,广泛用于5G基站信号接收器等用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展现了大国钢铁的科研实力和锻造水平。该校教师团队和首钢校友团队携手研发、持续攻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最终实现高品质超薄钢的自主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2023年本科生录取通知书。 

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封面运用镂空与UV覆膜工艺,绘制了6A学科、北邮一号卫星、摩斯密码等北邮相关元素图案。其中还采用二进制计数法换算了今年年份2023的“11111100111”。

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此外,南方科技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里有一枚光滑清澈的单晶硅。这是该校团队研发的等离子体原子选择刻蚀单晶硅,2021年首次以等离子体实现了优于1纳米的原子级排列精度,实现无损伤的原子级表面制造,有望为芯片、智能汽车、医疗等行业,解决加工材料表面平整度的关键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2023年录取通知书。 

爱送“见面礼” 

吃完牛肉面喝普洱茶再看看书 

送“见面礼”,是今年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另一大特色。这些“见面礼”或是高校所在地的特色美食,或是高校研发的相关特色产品等,颇受学子欢迎。 

兰州大学为学子送上入学的第一碗牛肉面,在录取通知书里附赠了一份可以“吃”的惊喜——牛肉面券。 

兰州大学2023年录取通知书里有碗面。叶满山 摄 

兰州牛肉面是西北地区热情招待宾客的风味美食,现在的兰州牛肉面馆已遍及全世界。兰州大学介绍,期待学子在九月来到这座城市时,伴着那首《一碗牛肉面的时间》,在略感秋意的季节,吃上一碗泛着温暖气息的牛肉面。 

吃完牛肉面,再来品品普洱茶! 

中山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里,就为学子送上两块特别的“砖”,其中一块是来自云南省凤庆县的普洱茶砖。2022年,该校将定点帮扶县凤庆县的普洱茶饼装进了本科录取通知书。今年是该校定点帮扶凤庆10周年,通知书里的圆形“茶饼”改成了长方形“茶砖”,重达99克,寓意99岁的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学子送上两块“砖”。 

不止送吃喝,更有好书相赠。湖南大学今年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该校党委书记邓卫、校长段献忠送给新生的第一份礼物——《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一书。

湖南大学录取通知书为学子赠书。 

为何选这本书?邓卫和段献忠在致新生的信中写到,人类自诞生以来,对浩渺星空的仰望和对坚实大地的探索从未停歇。希望此书能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探讨、质疑和完善的历程,不仅有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地球,也有助于大家思考科学的本质和思想,激发科学研究中的创造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还为学子送上锦囊妙“机”。这一“秘密锦囊”中包含“北京一号”模型U盘、北航首枚校徽和最新校徽。“北京一号”飞机是由北航师生自主研发的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学子送上锦囊妙“机”。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2023级本科生录取通知书里,有两枚铜制奖章,分别是“科学家”奖章和育才奖章。此举旨在让学子心怀感恩,这也是该校对新同学的殷切期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里的奖章。 

玩转色调和概念 

办学理念地标建筑提前看 

色调是历年高校通知书里的重要元素,不同高校也有专属“色号”,比如大红色、天蓝色、绿色等,有的高校则喜拼色呈现。 

此外,学校的地标建筑通常作为通知书的底色或封面背景,起到“一见倾心”的作用。有些高校还制作了精美的3D地标建筑模型。 

今年,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封皮为淡紫色,这是该校的标志性颜色。封皮开启后,一座精致的3D纸雕“二校门”映入眼帘。录取通知书以激光雕刻、手工拼插而成,一经打开,立体校门矗立纸上,独具风采。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本科录取通知书主色是蓝色,外观设计为压印线条凸显出的“大门”。翻开下一页,AR电路板上,导线相连勾勒出校园轮廓,象征着“智慧的电子在通路中传导,指引学子探索其中的奥秘”。值得一提的是,扫描电路板,还可以生成3D校园图景。

电子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上海交通大学的2023年录取通知书焕新亮相,包括经典紫气东来门礼盒、定制信封与古体漆印等。“紫气东来门”寓意该校砥砺奋进、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通知书礼盒开箱后,左侧呈现该校的校徽标志和代表凝聚交大文化内涵的“思源”“致远”的古体拓印。 

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本科生录取通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该通知书里的“交大月历”中还有一滴水。其灵感源于校训中“饮水思源”的意向,饱含着对新生的期盼和关怀,也时刻提醒大家铭记校训。

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里有一滴水。 

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发布后,“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里有一滴水”的话题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今年,华中师范大学迎来120周年校庆,该校本科生录取通知书将学校代表性建筑之一的南门作为标识放入录取通知书中。打开通知书,入眼即是激光雕刻拼装构成的立体华中师范大学南门模型。通知书色调则以华师绿与金色为主,顶部为学校校徽+底部书页造型,以横开本形式折叠。 

华中师范大学120周年纪念版录取通知书。 

有的学校善玩地标建筑等实体概念,有的则爱玩理论概念,南京大学就是一个例子。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延续了往年的紫色外盒,将“科赫曲线”融入设计,还给新生赠送了一枚“科赫雪花”徽章。1904年,瑞典数学家海里格·冯·科赫在论文中提出科赫曲线的构造方法。 

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的纸签。 

既有彩蛋又有盲盒 

留个悬念相约开学见 

今年,不少高校在录取通知书里留了彩蛋和盲盒,这让新生充满期待。

比如,西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特意留了一份惊喜,新生凭通知书可在报到现场抽取一个专属盲盒,盲盒内容则包括歼20Q·3D打印杨伟总师签名版模型、运20Q·3D打印唐长红总师签名版模型、直20Q·3D打印邓景辉总师签名版模型以及《逐梦蓝天》总师签名版纪念邮票。

西北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及盲盒内容。 

苏州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也隐藏了很多彩蛋。该校通知书内页左侧嵌入了一枚圆盘,学生可以轻轻转动它,圆盘上将一一出现学校四大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外圈边缘加入时钟刻度元素,内圈边缘的每一个年份,与内页右侧的办学历程相对应,展现着自1900年建校以来曲折蜿蜒的苏大历史。 

苏州大学通知书内页左侧嵌入了一枚可以转动的圆盘。 

印象中,录取通知书的扉页往往印着工整的打印字体。陕西师范大学留的彩蛋则是手写录取通知书。该校已连续17年坚持传承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一笔一画间彰显着陕西师大的人文底蕴。 

陕西师范大学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现场。 

陕西师范大学传承17载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首份通知书有“讲究” 

院士专家当起“快递员” 

除了录取通知书上的比拼,各高校送达的首封录取通知书也有讲究,校长、院士专家等纷纷当起了送通知书的“快递员”。谁会是首个幸运的收件人? 

7月12日,北京大学2023年本科生首封录取通知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物理学院博雅讲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欧阳颀送到了来自福州延安中学的林沛晗手中。欧阳颀亲切地对林沛晗说:“物理学科的可延展性很大,物理视角下的生物、金融、社会等复杂性系统都具有丰富的研究空间。希望你可以主动探索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开辟其中的广阔天地。” 

欧阳颀院士和林沛晗交流。 

7月14日,清华大学2023年首封本科生录取通知书送到来自深圳中学的李沐恒手中。李沐恒此前因进入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资格,被清华大学为先书院微电子方向录取。

 

2023清华首封录取通知书送达。

有的高校则按批次颁发首批录取通知书。7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为23位本科录取新生颁发首批录取通知书,0001号录取通知书获得者为上海强基计划综合成绩第一名的朱韬同学。 

丁奎岭表达了对首批录取学生的祝贺。他表示,目前中国是对科技创新需求最强烈的时期,学好基础学科,打好基础,打开边界,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助力,基础更牢固。 

丁奎岭院士为朱韬颁发录取通知书。 

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首封录取通知书则送给了爱数学的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毕业生郭浩阳。他被哈工大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录取,认为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好它才能建造更高的“高楼大厦”。

郭浩阳与父母、高中老师合影留念。 

(除特别备注外,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相关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