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大的制度自信推动科创中心建设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10-16

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周期与科技革命呈现高度关联性、耦合性。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和转移塑造了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展现了科学与经济社会变革不可分割的联系,昭示着在科学知识具有公共性的情况下,谁能为创新创造提供最优制度基础和适宜条件,谁就能取得独特优势,最终走在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潮头。

1623年,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7世纪开始,科学技术成为欧美获取高额利润、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人们普遍对有利于生产的发明非常敏感,革新风尚高扬。19世纪70年代后,德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证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广泛运用。美国是第一个将知识产权保护写进宪法的国家。林肯称,“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美国军事科技与经济社会协同化、一体化程度之高,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各主体融合互动来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商业化应用为其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1980年的拜杜法案至今,美国政府几乎平均两年就出台一个推动创新的法案,其整个国家的官产学研协同体系包括军民融合背后以强有力的法治体系、充分调动和配置全球创新资源,以及越来越生态的创新群作支撑。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然而如果没有宪法和专利法的保障,还会出现爱迪生吗?”“如果没有专利制度,像福特这样的人就没有动力了。”同样,如果没有风险投资和纳斯达克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像微软、英特尔等这样的企业也是难以发展起来的。在《美国创新史》收录的53位伟大的创新者当中,不乏卡车司机、修鞋匠等。“我不相信技术可以存在于空中楼阁上”,来自硅谷的文化史学家、《硅谷百年史》作者皮耶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指出:“旧金山湾区的社会在诸多方面都很特殊,事实证明,当技术来到时,他们做了与技术毫不相关的事情。在硅谷,我们不使用‘技术’这个词,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美国在个人、技术、资本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产生协同效用方面进展尤其突出。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历史交汇,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空前活跃,产业迭代创新速度空前,竞争赛场迅速转化,不断集聚发展的新能量,不断塑造全球生产力新跃升的突破口,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体系竞争力成为决定国力消长的分水岭。全球科技创新正在形成“一超多强”的多元化格局,美国的领先地位短期难以撼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传统科技强国依然具备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其他国家利用比较优势在科学的某些方面或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不断削弱美国对世界科学的统治力。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推动我国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效率较高、有机协同生态,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有效制度安排,在于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和正反馈循环,以超大市场规模支撑新型举国体制,既统一布局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攻关突破,又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创新政策整体设计和协调配合,把多元主体参与贡献的分散试错嵌入集中攻关以避免系统风险累积,发挥市场对个体的激励,以实现资源持续供应投入和对政策工具的调适修正,充分引导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和全社会创新积极性,把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引领新一轮技术经济长周期、打造中国创新范式。

来源:“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