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泉断流30年,王焰新院士团队提出复流机制

科技工作者之家 03月07日

作者:李思辉,田珺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团队研究发现,过度人类活动是导致晋祠泉断流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近60年来晋祠泉口关键区域水位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与恢复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水资源研究》。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改变了地下水流和循环,这在盆山耦合带更为明显。然而,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下水动态尚不清楚。位于盆山耦合带的著名岩溶泉水之一的晋祠泉水被研究团队选为研究区,以弥补这一知识空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晋祠泉岩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于1994年4月30日断流,区域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研究人员在晋祠泉开展野外踏勘。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破解晋祠泉水断流恢复的具体过程,王焰新院士团队研究论证了过去几十年来盆山耦合带岩溶水-第四纪地下水的动态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强调,在评估全球水资源变化时应采取预防措施,考虑岩溶-第四纪地下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相互作用。

据了解,岩溶水水质良好,开发潜力大,占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近四分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水质量不断恶化、地下水位下降和泉水干涸;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的地下水动态也发生了变化。然而,大多数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动态相关的研究都集中在地下水位变化上。目前尚未对岩溶水-第四纪地下水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式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论文第一作者李成城研究员,通讯作者高旭波研究员和王全荣教授在王焰新的指导下,耦合国际先进的环境同位素示踪和数学模拟等技术方法,形象再现了近60年来晋祠泉口关键区域岩溶水—孔隙水“分—崩—离—合”的水位时空动态演变过程,揭示了岩溶水—孔隙水相互作用对晋祠泉水位回升的重要贡献机制,此研究有助于岩溶区生态建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23WR03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