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天锡:“仰望星空”从脚踏实地开始

科技工作者之家 04月15日

  3月26日,2023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风云成就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胡志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范天锡获奖。胡志晋是我国著名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专家,发展建立了中国气象科学院(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范天锡长期从事风云气象卫星工作,为我国第一代气象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第二代气象卫星的发展规划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度风云成就奖颁奖现场

  范天锡:“仰望星空”从脚踏实地开始

  1988年9月8日是激动人心的一天,这一天我国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升空,而且从第一轨开始地面系统就成功接收处理了卫星下发的数据,并在当晚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播出了卫星云图。作为大型系统的首次星地联合运行,能够这样星地协调、顺利成功,在国内外都是少见的。此时的范天锡作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负责人正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机房里,听着通讯设备里不断传来的各项成功报告,倍感欢欣鼓舞。

  范天锡是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副总师、总师,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从无到有,到全面建成的发展全过程。回忆我国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建设,范天锡感触最深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万事起头难、从无到有打基础的阶段,又是开拓创新、取得辉煌战果的阶段。

  1979年,美国气象卫星大气探测权威比尔·史密斯访华,向我国推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开发的一套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处理软件。但要想掌握这套程序并落地应用,仍需下大力气分析消化并调试程序,这在当时并非易事。范天锡表示:“我是学气象专业的,但要研究卫星,做软件开发,当时我们所有人只能是边学边干。”他们一笔一笔画出框图,加以注释,进行逻辑分析,再提取出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写出分析文档。当时,上机调试的时间很宝贵,一人一周只能分到一两个小时,上机常常要安排到夜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运算速度尚达不到如今笔记本电脑1%的电脑上,通过这一个个“一小时”,范天锡和同事们成功“通关”了这套程序。

  软件系统“通关”了,硬件设备也要跟进。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计算机引进小组,范天锡担任引进小组副组长。最初我们对国外计算机行情知之较少,又有禁运,为了得到功能完备、性价比高又可行的方案,范天锡与当时己进入中国的美、日计算机公司,进行了广泛接触和谈判,反复讨论计算机系统配置方案,最终经过科学认证,确定的计算机系统完全满足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要求,有高性价比。1982年,范天锡执笔编写了《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计委和经委获准。

  为了推广NOAA卫星资料应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开发署为我国实施了援建项目。起初联合国开发署聘请的美国专家认为中方没有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提出了“交钥匙”工程方案。但此方案计算机硬件能力差,也无法生成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所需的软件。1985年,范天锡担任NOAA卫星定量资料处理系统建设的中方技术负责人,他回忆道:“当时,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软件生产方法,我觉得我也能写出来,所以当时我们提出所有的软件我们自己做,剩下的钱全部买硬件。”在采用了他提出的方案后,NOAA卫星资料处理系统能力大幅增强,运行十分成功,得到高度评价。这一系统不仅是NOAA卫星资料的应用平台,也成为了风云一号资料处理软件开发的平台,在风云一号资料处理系统建设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回顾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建设初期,我国科技基础薄弱、研制条件简陋、无完整资料借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范天锡带队研制出了完全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自主研发的、包含23个软件包的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1987年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建成,这是一个能进行实时资料处理的业务系统,该系统一直稳定运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此系统还获得了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范天锡排名第一。

  1988年9月7日,风云一号卫星发射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技术人员对地面应用系统技术状态进行最后的复核

  90年代及以后,范天锡又执笔编写了 发展我国气象卫星的“九五”规划和后十年纲要 、我国气象卫星应用的“九五”规划和后十年纲要,此后又参加了“十五”规划编写工作,撰写了诸多发展战略研究文章。范天锡在促使我国风云卫星技术水平逐步走向世界前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