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天灾预测研讨会召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7-22

      (一)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翁文波基金于2009年4月24—26日,在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召开了“2009年全国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来自水利、气象、地震、有关院校、科研院所、石油、新闻媒体、民营企业等单位的63位专家、学者、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预测方法介绍、采访报道等共55篇文章,会前印刷了《2009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提供会议交流。      会前共收到专家们的预测意见32份,按惯例汇编了《二OO九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内部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国家发改委原司长严谷良、总参朱建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理事长言静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办公室主任苏枫、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汪成民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听取了学术报告或作了报告。严谷良同志在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郭增建主任、李均之副主任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全文另发),耿庆国常务副主任就本次会议日程安排作了说明。他强调两天的会议时间很紧,而震情又较突出,自去年10月8日国内两个地震(当雄6.6、乌恰6.8)后,至今无6级地震;此外,空间环境也有新的情况,要很好研究。希望大家认真交流、讨论,对今年的国内重大灾害提出经得起考验的综合预测报告。王明太副主任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式后,年过八旬的王涌泉顾问第一个作了报告,他以饱满的热情回顾了从事水利事业60余年的光辉业绩,并赋诗一首,同时还展示了他七十七岁夫人侯琴同志的画作《牡丹》,为会场添彩。      (二)      本次会议重点突出,学术上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重点突出。本次会议适值汶川“5.12”大震一周年前夕,预测工作者十分重视这次会议,提交会议的55篇文章中,涉及地震方面的就有40余篇。专家们借此表达对汶川大震灾难一周年的纪念。相应地,会议安排较多时间讨论地震相关问题。      2.会上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      (1)对太阳活动的继续平静给予很大关注,因为太阳活动峰-谷年大震皆多,气象灾害亦较多。今年仍是太阳活动谷年时段。      (2)对中华传统文化在灾害预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更多关注,如整体思维和地心思维。      (3)再次强调了震洪链和旱震链在天灾预测中的重要意义。      (4)提出了一些中期预测意见,其内容集中反应在了《2009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临震预测意见,及其特别关注的地点和发震时间。      (5)扩大了认识地球事件的思路,如共旋引力波理论。      (6)再次体现了地震预测预报专群结合的路线。      3.陈一文顾问介绍了2009年3月26日-28日在日本千叶大学召开的“2009年卫星与地面与其他观测验证地震前兆国际研讨会”(简称2009’VESTO国际研讨会)的情况。受会议启发,陈先生提出了建立我国地震前兆数据库、资料共享的建议。国家天文台赵复垣先生也参加了千叶会议。      4.《2009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准备充分、讨论顺利。      每年年初的天灾预测研讨会均要形成当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由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上报有关领导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综合预测意见在汇总讨论过程中往往因观点、意见分歧而较为困难。今年,在收到预测专家提供给《黄皮书》的预测意见后,由常务副主任耿庆国及时进行了研究,对有的预测意见还与作者进行了沟通,在此基础上提前草拟了《2009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草稿)提供会议讨论。因为准备充分,其预测意见较有基础,所以会议讨论较为顺利,很快形成了正式上报意见。      (三)      会议期间,于4月25日晚由耿庆国常务副主任主持召开了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与会委员扩大会议,出席和列席会议的共27人。会上仍以讨论突出的震情异常为重点。事关重大,讨论热烈。最后形成如下意见:      1.凡提交重大震情预测者,要负责任地把预测三要素写一详细报告,于“5.1”前提交陈维升副秘书长。      2.对出现重大临震异常地区,发动大家利用各自手段地毯式的检查,特别是首都圈—海城一大同—运城地区。      3.加强会商。出现信号震,由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及时组织会商,并视情况提出临震预测报告。      4.对今晚讨论的发震时间点和地区,必须严格保密,不能向外散布。      (四)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公布,又值“5.12”大震一周年的前夕,所以这次会议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到会63人,其中不少新面孔,还有媒体单位;会议讨论热烈,发言踊跃,短短的两天时间里48人次在会上发了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民主氛围。      (五)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长期在困难中前进,赢得了有识之士的不断支持。在李均之副主任的努力下,本次会议就得到了冯亚平、耿庆国、孙延好的资助,其中耿庆国是以自己的退休金来资助的,与会代表对他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在承担繁重监测任务的同时,承办了全部会务和稿件的接收、送审工作。会议安排周到、细致,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许和感谢!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原文链接:http://115.29.6.223/drupal/?q=node/12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时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