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拓荒者张本仁:年近六旬仍赴秦岭考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3-09

路遥曾曾说:“对待事业要有初恋般的激情和宗教般的虔诚。”这句话在张本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不停地勇往直前,将自己毕生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wt_a5235cb4b5.jpg

张本仁

1929年,张本仁出生在安徽省怀远县。1948年,他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现南京大学);1952年毕业后,在北京地质学院读研究生兼助教工作;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地质学院矿物教研室担任助教。 

wt_a223784e7a.jpg

地球化学第四届毕业合影(右七为张本仁)

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张本仁早年从事矿床地球化学和勘察地球化学研究,期间参加了中苏合作队研究白云鄂博矿床。自70年代以来,他一边肩负教学工作,还肩负着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

1981年至1986年,张本仁提出了“首先将成矿的地质因素转化成为地球化学因素,进而再将成矿的地球化学因素转化为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指标和准则”的构想,并将理论付诸实践,探索出了如何突破当时勘察地球化学存在的单一找矿目标和就异常特征评价异常的局限。

wt_a323932114.jpg 

张本仁(下派左一)与教研室同事合影

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对探讨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历史、成矿规律和找对探讨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历史、成矿规律和找矿具有实际意义。1987年至1991年,张本仁和他的科研团队结合《秦巴岩石圈构造集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项目,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的探索。

wt_a126118449.jpg 

张本仁指导凌文黎进行试验

野外考察时,张本仁已年近60,最初单位未给他安排考察工作,但他找到他的学生,说:“我还没有老到走不动的程度,如果不亲临实地考察,课题从何研究?论文从何写起?就这样,他和大家一起到了缺粮缺油又缺水的偏远山区。面对山区的贫瘠和荒凉,张本仁想:“如果在这里能发现巨大的自然资源,就可以改变山区农民们的贫穷的生活了。”

在考察的一个多月里,他们渴了喝凉开水,饿了就吃冷面包,太阳要下山的时候就背着采集到的矿石下山。深夜里,他们还在微弱的灯光下观察着矿石,用笔写记录。

wt_a1235ae8f3.jpg

张本仁在野外考察并做记录

功夫不会辜负有心之人!张本仁负责的课题在5年时间里攻坚克难,于1991年得出了“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不仅实现了区域岩石圈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构造、岩石、成矿地球化学研究有机结合,还深化了对区域岩石圈演化、构造发展、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

这项成果不仅代表了张本仁的最高学术水平,还达到了该领域的顶级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涂光帜、李廷栋等14位著名专家所组成的评委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是我国第一份运用自己建立的现代化区域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全面研究区域岩石圈,区域地质构造和成矿规律的专著。”


除此之外,张本仁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成矿背景”。他和他的团队将目光放在了大陆动力学的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导入探索大陆动力学,开始攀登新的科研高峰。

1996年底,张本仁带领团队完成了秦岭重大项目地球化学课题的研究报告。他们通过区域壳幔演化和壳幔相互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的研究,率先进行了秦岭造山带的地球化学分区,揭示了造山运动的本质及其深部动力学过程。

wt_a2263b8d71.jpg

张本仁在北京参加“七五”秦巴区域地球化学碱性岩课题成果评审会

在同事的眼里:“张本仁教授是一个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的人。”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常对学生说:“要从地球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来探讨哲学在其中的普遍性。”他不断为年轻人的成长去创造条件,曾让年仅23岁的在读博士生高山担任“秦巴区域地球化学研究”二级课题的负责人。张本仁多年从事区域岩石圈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还荣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wt_a42357efed.jpg

张本仁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查阅资料

2016年11月1日,张本仁因病在京逝世。

在他从事地球科学工作60年的时间里,他爱国敬业、唯实求真、严谨笃学,他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

wt_a12630b1a3.jpg

张本仁题字

“我热爱地球科学,我愿为此奉献终生,科学探索的道路没有止境,个人的贡献只是沧海一粟。这就是张本仁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wt_a123721c03.jpg

张本仁

(1929.5-2016.11)

地球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