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改革实践】上海市科协:打好超大城市疫情防控阻击战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3-14

来源:科协改革进行时


刊首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自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启动以来,地方科协结合各自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以改革为契机提升组织活力,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县级科协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人才技术和组织体系优势,在疫情防控中突出政治引领,强化宣传动员,展现了基层科协强大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为加大对基层改革生动实践的总结凝练和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经验交流,特开辟“基层改革实践”专栏,欢迎积极投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市科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上海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结合上海这座有着2400多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特点,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团结动员全市200多万科技工作者,奋战疫情一线、潜心科研攻关、开展科学普及、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有智慧、有担当、有温度”的科协组织形象,为上海开展动态精准防控,为城市的安全、有序、从容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出了科协的智慧和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与责任担当。上海市科协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防疫抗疫中突显科协的政治引领作用。市科协按照市委市政府防疫抗疫统一部署,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坚定不移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在抗击疫情中注重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讲好科技社团、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防疫抗疫感人故事,弘扬科学精神,凝聚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市科协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引领带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抗疫一线并肩作战,共同战“疫”。


二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市科协迅速响应、立即行动,成立了市科协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市科协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形成工作合力。发布《抗击疫情,守护家园——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行动起来共同防控疫情。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开展应急科普、参与一线救治防护、研发药物试剂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三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市科协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筑牢科学应对疫情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这个没有商量。”新冠肺炎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的一番话表明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声。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接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后,即刻取消出国行程,奔赴武汉,成为上海驰援武汉的首位“逆行者”。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徐璟,在疫情防控一线接受组织考验,前线入党。



发挥组织优势



把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力量作为第一使命



一是医口学会奋力战“疫”。上海医疗资源和人才集聚,医科类学会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上海市医学会、医师协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专家科普系列,刊发权威专家科普文章。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以87岁高龄,亲自撰文提出科学应对建议,并出席上海市政府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注;学会理事长袁正宏带领科研团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研究、药物研发和技术治疗等工作。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联合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推出心理健康电台,帮助公众舒缓因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市科协所属的上海市医学会、医师协会、护理学会等多家学会已累计派出近3000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二是科学防控大显身手。发挥学会技术优势,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上海市标准化协会梳理了防护口罩的各类标准,提出应对疫情防控的使用范围。上海市包装学会组织会员单位第一时间复工,竭尽全力优先生产、充分保障防疫物资运往全国各地。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发挥机构计量技术优势,对疫情防控用额温计、耳温计、医用电子体温计实施免费检测。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通过自媒体《图书馆杂志》为市民提供各类疫情防控知识和教育资源。上海市航海学会正式发布适用于各类船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工作指南,为防止疫情通过船舶传播提供了科学防控依据。沪产“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代替人深入疫情严重区域进行消毒,提高消毒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确保了消毒的彻底性和人员人身安全。


三是企业高校全力以赴。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全力支援抗疫救护一线,动员医护人员出征前线,为抗击疫情输送防疫物资和后方支援供应保障。上海易瑞联合130多家同行发起抗疫联盟,为抗疫灭毒提供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盒等,联盟企业合计捐资上千万元。上海莱士、深兰科技、上海和黄药业等大批企业倾力为抗击疫情紧急生产、调运和捐赠防疫物资。上海各高校科协发挥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动员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济大学在新冠肺炎早期干预、疫苗研制与药品筛选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上海大学研发灭菌设备和“智能机器人”,自主开发“健康之路”信息平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构建“党支部-教工科研会员-校友”爱心环,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展现青年学子家国情怀。


四是凝聚智慧建言献策。凝聚各专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智慧,转化成一连串卓有成效的“抗疫建言”。汤钊猷、闻玉梅等12位院士联名发出倡议,呼吁全社会科学认知新发传染病,做好安全防护。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博士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专家参加了“WHO有关COIVD-19临床管理指南”的修订和更新工作,并定期与国际学术界就COIVD-19研究展开合作对话。市建筑学会针对各类场所的空调通风措施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市净水技术学会发起防疫特殊时期上海市民饮用水安全调查,对网络不实信息进行科学辟谣。市药学会就口罩购买途径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获采纳。



强化应急科普



把弘扬科学精神和加强人文关怀作为第一责任



一是动态科普全时空传播。推广使用“智慧科普盒子”,针对群众不同需求,分类精准传播。截至目前,智慧科普盒子在上海地区推送疫情相关科普内容1800余条,播放560多万次。上海科普网聚合防疫抗疫科普内容1500多条,其中应急科普视频120多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宣传普及、舆论支持和强大精神力量。上海科技报社携手各区科协,开发传播矩阵,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与武汉科技报共同举办“抗新冠病毒武汉市网络科普知识有奖竞答”,增强重灾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共克时艰的信心。


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及时制作各类宣传手册、科普挂图,投放到生产一线和基层社区。从2月3日起,由上海市科协与东方广播中心联手打造的《十万个为什么》抗疫科普节目,每天上午11点至12点在上海新闻广播播出,为群众送来权威科普“及时雨”。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广泛汇聚各方优势力量,以“科普教育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教育志愿服务。


二是专业科普全人群开展。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开展“为爱发声—我是小小抗疫志愿者”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疫情、科学防控、传递爱心。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用科普漫画的形式描述人体内细胞战斗实录,向公众普及“新冠肺炎是怎样被治愈的”等科学知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组织会员创作科普漫画、科普海报,科普相声原创作品《万事如疫》入选中国科普作协支持的首批抗疫原创支持作品。


上海市医学会和医师学会发布《老年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知多少》《正确的呼吸,改善你的肺》等科普文章,从医学角度进行防疫科普知识宣传。上海市护理学会推出《面对疫情,如果出现负面情绪,你可以这样做》等公众号推文,从心理调节、情绪调整等方面为公众进行科普宣传。上海市制冷学会陆续发布《暖通专家:中央空调如何科学使用?》《地铁轨道如何防控新型肺炎?》等科普文章,从市民生活中常见的空调使用角度出发,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


三是市区联动全地域覆盖。联合全市16个区以及企业、园区、高校等基层科协,坚持眼睛向下、服务基层,依托各类科普阵地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展应急科普,确保“疫情不解除,科普不掉线”。动员有关专家开展疫情科普内容资源开发制作,积极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视频、科普文章等更多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优质科普产品。16个区科协都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防控应急科普。


黄浦区开设“网上博物馆”供市民线上参观;杨浦区利用网站、微信等广泛开展科普宣传;长宁区网上科技馆和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屏与“科普中国”栏目实现对接;松江区依托辰山植物园等科普基地,成功举办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新冠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崇明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新冠肺炎专题线上科普知识竞赛活动,为抗击疫情营造了科学认知、科学防控的浓厚社会氛围。


文/科协改革进行时 编辑整理

来源:gh_562f69198929  科协改革进行时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gxMjEwMQ==&mid=2650973472&idx=3&sn=60615247761451f06b4bad9e677f8c9a&chksm=8115300ab662b91caab708db7ea7a0c4ade2ea040ad9b76a679df89a9329fb324ffc7bf962b2&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学 时政 社区科普 疫情 上海科技 科普中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