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专家组在突泉县培训指导设施农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5-10

 5月8日下午,内蒙古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调研指导专家组一行驱车赶往突泉县,在突泉县无土栽培、育苗基地赛银花现代农业园区和新生村葡萄育苗、采摘园区进行观摩交流、现场技术指导,并就近在新生村开展了设施农业技术培训。

  专家组专家在详细了解了赛银花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大棚无土栽培草莓的详细情况后,为草莓种植户现场指导无土栽培技术,从建立栽培槽肥水条件;从营养液pH值的调节温度的管理;从人工授粉到病虫害防治,无一不详细讲解,并对草莓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进行了解答,真正做到有惑必解、有问必答。

  走进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一排排钢架大棚整齐而宏大,温室大棚里的香瓜、西瓜和各种小菜长势喜人,草莓已被周末前来采摘的游客采摘一空,设施农业大棚中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园区草莓种植户介绍说:“目前自家共有设施农业大棚3座,每座种植草莓7000余株,计划每株草莓一年纯利润达10元,一座大棚预计收入7-8万元,3座收入达20万元以上,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专家组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解答了我们种植中的难题,相信我们的收入也会相应大大增加”。

  在新生村葡萄育苗、采摘园区几名技术工人正在忙碌着给培育好的葡萄秧苗分株、嫁接,动作熟练而有序,据了解,这些技术工人都是来自附近村庄的贫困户家庭,农闲时节来园区打工,每日工资100元,每月平均增加收入2000元,全年可增加收入达万元以上。

  “我是村里的老书记,在书记岗位上已经23年,自2011年建设葡萄园区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和育苗基地,农民的致富积极性逐渐提高,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缺少设施农业科技人员,葡萄种植效益增长缓慢,种植户普遍受到病虫害困扰,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新生村党总支书记周永德说。

  为此,内蒙古农学会研究员、设施农业技术专家张庆萍在新生村开展的培训中专门做了题为《设施蔬菜、瓜果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报告,详细讲述种植过程中各种病虫害防治理念、防治方法和用药技术,一一列举病害、虫害,并针对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为前来参加培训的种植户传授了病虫害防治知识,并针对具体实施细节回答了种植户的提问。

  据了解,新生村目前共有贫困户102户,采用“一托一引一扶”的帮扶策略,通过依托当地葡萄种植合作社,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入股奶牛养殖合作社,给贫困户分红;扩招护林员岗位,解决剩余劳动力三种方式,每年能为贫困户增收3000-4000元,由于其中两项葡萄种植和奶牛养殖技术含量较高,种养殖户遇到困难长期得不到解答,本次专家组的到来犹如久旱逢甘霖,结束了种养殖贫困户依靠土办法、老方法发展生产的现状,为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李国志)

内蒙古科技报刊社供稿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imast.org.cn/xwdt/kxyw/201706/t20170605_28540.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种植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