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科协 > 详情

山西省科协举办“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

2021-12-03

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国粹。11月30日,主题为“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山西太原举办。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协主办,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山西科技传媒集团承办。来自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山西省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等相关代表及省内多家媒体参加会议。

活动邀请到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郑书谊,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院长马文辉,北京三部六病外治法研究中心主任杨晋东,三部六病内病外治贴敷疗法学术总监张泉旺,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鹏,北京三部六病外治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崔义勇等六位嘉宾,围绕中医外治法医学理论、外治法与内治法联系区别、非药物疗法、针灸艾灸等内容进行解读交流,旨在发展壮大中医外治法体系建设,挖掘学术理论、传承技术应用、培养医学人才、创新发挥医学新价值。

“中医外治法来源于长期医疗实践,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是祖国医学的一大宝库。加深对中医外治法的系统性认识,对探索中医外治法的文献研究方向以及指导临床实际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马文辉结合自身领域研究方向,通过追溯外治法发展的历史渊源,就外治法的定义作了介绍交流。他表示,外治法的历史文脉发展悠久而深厚,早在公元前13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上就已记载,古代医学《伤寒杂病论》《五十二病方》《千金方》等均对其有详实记录。随着医学的深入发展,当代外治法更多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融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运用药、械、技等手段,经体表或体表进入以防止疾病的方法,依据给药途径的不同既包括非药物疗法,也包括药物疗法。

近年来,“非药物疗法”以其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郑书谊就“非药物疗法”的现实价值与发展举措作了分享交流。他表示,我国的非药物疗法已有两千年历史,其中尤以针灸、按摩、刮痧等方法应用最为普及,以经络运行学说和应用实践为基础的完整治疗体系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避免药物毒副作用与调动人体免疫能力的显著优势。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应作为我国的健康产业和医疗战略资源的重中之重,他建议在发展非药物疗法中,要注重引进高科技中医非药物疗法仪器设备,使医疗系统化,确保疗效,注重非药物疗法的科普教育,提升社会大众对于科学吸收非药物疗法的认知程度。他希望国家及民营企业加大非药物疗法科研力度,以科技手段研发符合非药物疗法理念的仪器、设备,使民众方便治疗,更好传承与践行“民间养生,溯源传承”的行医使命。

杨晋东从中医理论研究角度切入对中医艾灸发展现状作了交流分享。他表示,我国中医发展历程悠久,2017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基本性法律,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等,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对人体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晚期推断中,中医可很好应对手中乏术的困境,通过面诊、舌诊、脉诊、运气学检测等方式,对个体做出前瞻性、有效性的体征判断与疗效预测。针灸作为世界上公认的中国医学,在治疗疾病方面被广泛应用,既能解决急症,也能解决慢病,媲美西医高效性与高治愈率,具有低成本、简便廉价、成效明显等诸多优势。

张泉旺就内病外治的概念、有效治疗的方法及原理作细致解读。他表示,中药内病外治疗法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的疗法之一,以其使用安全、方便、效果明显而著称。内病外治是指中医内病外治疗法,采用中药制剂,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进入内脏有病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包括有针灸、按摩、熏洗等等百余种方法。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透皮贴敷技术,是指药物经皮肤恒速持久地进入人体循环,可以达到持续给药的效果。中医学讲“经络通,则百病不生”,贴敷疗法借助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中医理论,依据扶正去邪、调和脏腑等原理,在小儿感冒、鼻炎、胃肠炎等人体常见疾病中具有良好疗效。

“腰酸腿痛是人们最常抱怨的身体不适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颈肩腰腿痛’已成为困扰全世界约10亿人的常见病。为提升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使用颈肩腰腿痛膏药贴是一种便捷有效的医治方式。”李鹏围绕三部六病中医外治法中颈肩腰腿痛膏药贴的研发过程及其功效主治作分享交流。他表示,颈肩腰腿痛膏药贴起源于民国初期,其外用膏药方是由川羌活、寸云、川乌等60多种名贵中药组成,在祛风除湿、续筋接骨、消肿止痛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为解决当下人们身体处于亚健康的困境,通过在传统药方基础上加入针对颈椎、腰椎等专科中药,将传统工艺改为采用现代低温冷处理提取技术加上医用凝胶为介质载体,制作成高功效低污染的医疗颈肩腰腿痛型冷敷贴,既方便人们使用,又具有良好疗效。

崔义勇就艾灸的含义及功效作了具体解读。他表示,在人类开始掌握用火技术之时艾灸已被应用于祛除寒邪。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中医利用艾叶在点燃状态下所产生的热源对人体穴位进行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具有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恢复机体生理功能等功效,其不仅是热的物理作用,更需要艾的药理作用,是药理与物理的相互结合。现如今艾灸的医用方式主要包括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等三种方式,穴位作为艾灸的命脉,他建议中医在艾灸时应更注重选取合适且有效的取穴方式进行治疗,如采取局部取穴或远端取穴等方式。

活动期间,专家还就破解中医发展困境、中医外治法的传承与创新等话题与媒体记者互动。

山西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孙艳鹏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cast.org.cn/art/2021/12/3/art_182_174632.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