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橡胶凝聚态物理、橡胶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网络部分交联部分支化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聚合物驱油剂的原料组成组分主要包括丙烯酰胺、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其制备方法:将原料各组分分别溶于不少于其配方量1.0倍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配制各组分的溶液;将丙烯酰胺溶液、羟甲基丙烯酰胺溶液、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溶液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0~30℃下通入氮气除去排出容器中的氧气,加入过硫酸钾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待反应体系开始聚合,粘度明显增加,停止通入氮气与搅拌,聚合反应至温度恒定,即制备得到胶状驱油剂.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弹性、抗剪切能力,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耐老化性能和抗盐性能优良.
黄光速 曹绪龙 李振泉 郑静 祝仰文 李江波 陈晓彦 王超
四川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015-11-2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SS改性聚硅氧烷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化学共聚的方式将含有单/双活性官能团的POSS,经过接枝或嵌段引入到含有多个活性官能团聚硅氧烷分子链中,得到POSS作为聚硅氧烷悬垂链和POSS作为聚硅氧烷嵌段链POSS改性聚硅氧烷齐聚物,然后将上述POSS改性聚硅氧烷齐聚物0.1~100份通过物理共混均匀分散于100份聚硅氧烷生胶中,最后将白炭黑0~50份和固化剂0.2~10份加入共混物中交联固化,得到POSS改性聚硅氧烷橡胶复合材料.该POSS改性聚硅氧烷橡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机械性能、介电性能,能用于汽车、电子、建筑材料方面以及国防、航空航天技术领域.
黄光速 刘玉峰 张典 石芸慧 郑静 吴锦荣
四川大学
2014-06-11
本发明公开了多官能POSS改性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化学共聚分别将含有单/双/三/四个活性官能团的POSS引入到聚硅氧烷分子链中,得到POSS作为悬垂基团、嵌段和交联点的POSS改性硅橡胶.本发明制备的POSS改性硅橡胶,POSS以真正的分子水平均匀分散在硅橡胶基体中,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机械性能、介电性能,可用于汽车、电子、建筑方面以及空间材料、国防、航天航空尖端技术领域.
黄光速 曲艳斌 刘玉峰 石芸慧 李家丽 张典 郑静 吴锦荣
2013-05-2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型高性能阻尼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00摩尔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001~1摩尔份、八苯基环四硅氧烷1~50摩尔份、含甲基苯基硅氧烷链节的混合环体1~500摩尔份,加入反应器中,在氮气保护下,于温度55~65℃鼓氮气泡脱水1~3h,然后加入催化剂0.01-5wt%,继续干燥氮气鼓泡,在粘度上升时,加入封端剂0.00001~1毫摩尔份,在温度90~110℃平衡反应7~8h,反应完毕,升温至145~165℃,维持1~2h,分解破坏催化剂,最后升温至180~200℃,在真空度6~12Mpa,减压脱出低分子物,直至无馏出物为止,降至室温出料,停止减压,获得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由该共聚物进一步制成的苯基硅橡胶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
黄光速 郑静 叶林铭 谢志坚
2011-09-1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密仪器的无转角橡胶减振器,其特点是该橡胶减振器依次由上钢件(1)、镂空减振橡胶(2)、骨架(3)、约束减振橡胶层(4)和底座(5)连接组成,镂空减振橡胶(2)的一端与上钢件(1)连接,镂空减振橡胶(2)的另一端与骨架(3)连接,骨架(3)与约束阻尼结构(4)连接,底座(5)与约束减振层(4)连接,构成无转角橡胶减振器.本发明引入约束阻尼机制,有效去除了内外振动的耦合;设计的无转角橡胶减振器,通过三向等刚度保证很小的角位移变化,和电子设备及精密仪器在冲击振动下的正常工作和精确输出;并可以调整体系的共振频率实现减振和隔振功能的转换.减振器使用寿命长,结构尺寸小,制造方便,适合于竖装、侧装、吊装等多种不同位置的安装方式.
黄光速 马咏梅 曾祥国 吴锦荣 于连江 张光亚 王强
2011-05-25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100份的丙烯酰胺溶于150~180份去离子水中制成水溶液,0.35~0.5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溶于20~40份水中制成溶液,0.03~0.05份亚硫酸氢钠溶于30~50份水中制成水溶液,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釜中,于温度25~30℃下,通氮气除氧15分钟后,加入30~50份水溶解的0.03~0.05份过硫酸钾水溶液,在氮气保护下低速搅拌,待体系凝胶后继续保温2-4小时,将产物切块烘干、粉碎、筛分,获得粘弹性颗粒驱油剂.
黄光速 郑静 苏智青 姜祖明
2010-07-14
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材料学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催化材料科学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