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丨让分餐为你的健康助力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3-27

来源:今日科协

“咱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吃顿饭,可得多吃点,来来来,我帮你夹点菜!”


“这个碗来不及洗了,干脆,咱俩凑合用一个吧,反正一家人无所谓的。”


“你不够吃吧?来来来,我匀一点给你。”

……


有人可能在进餐时无意中使用了对方的餐具,也有不少人因为想要照顾亲人朋友,用自己的餐具帮对方夹菜。那么,这种使用餐具的方法是不是科学合理呢?又会不会因为这样使用餐具给自己和亲人朋友带来困扰?


实际上,在我国,倡导分餐制早已有之,2003年“非典”期间,分餐制曾被很多餐厅采用,但很快又销声匿迹。究其原因,餐厅认为分餐制增加了自身运营成本,动力不足;而消费者也不甚在意。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明确提出不浪费和分餐制。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再一次强调在集体用餐中采取分餐制。


为什么要倡导分餐制?分餐会不会令家人彼此疏远、影响亲朋好友间的感情?分餐制又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为您一一解读。


什么是分餐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采取合餐的进餐方式。所谓“合餐”是指多人合用一份或几份菜肴。与“合餐”相对,“分餐”是指由厨师、服务人员或家人,按照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具中,供每一位就餐者独自享用。


分餐制具有卫生、互不传染可能携带的疾病以及减少浪费等优点。分餐制更注重每个人自负其责、把握分量、吃光所给。通过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这样一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将可以“走上”餐桌,守护我们的健康。


分餐不但不会分爱,还会分享健康


有朋友担心,“分餐”会不会意味着“分爱”,让亲朋好友觉得“生分”?同时,我国“合餐”的餐饮传统流传已久,讲究团圆的热闹氛围看起来也不适合分餐。但试想,如果因为合餐而感染了不必要的疾病,还何谈对家人朋友的关爱?


各种类型的污染,可能通过食物或饮食,让人“病从口入”,最终致人生病。其中,生物性的污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这些污染一部分是原发性的(即食物本身已被污染),一部分是继发性的外源污染(如加工导致),再一部分就是就餐聚集密切接触而导致的传染。举例来说,合餐过程中,合餐者A被上述病原体污染的手,与其他合餐者B、C、D的餐具、水、食物等密切接触,并经由合餐者们的筷子、碗、杯子等餐具通过合餐者的唾液,以及近距离的呼吸、飞沫等方式传播。


通过饮食方式进入人体内部的致病因素,最终导致人患上感染性疾病或者中毒性疾病等,这被称作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类型相对较多,较为常见的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疾病、寄生虫疾病以及人畜共患传染疾病等。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事实上,中国是乙肝、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国家之一,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些传染性疾病大都与“吃”相关,或直接或间接。“合餐”是很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里,表达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合餐”早已不是唯一选择。如今,围炉不一定共食,一些家庭、餐饮企业的烹饪或餐饮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中。


例如火锅、自助餐、菜饭放入同一食盒统一供应等方式,都是改变用餐方式的尝试。


推行分餐的好处有哪些?


1.培养卫生文明好习惯,减少交叉感染,降低食源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培养良好健康生活行为,对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控制食量以及预防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3.有助于合理膳食,遏制大吃大喝、减少铺张浪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


4.传承优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促进饮食文化弘扬发展,对烹饪方式、量化、器皿、盐、糖等使用等提出新要求。


此次疫情为我们推广分餐制提供了契机,为了家人、朋友和自己的健康着想,让我们调整进餐方式,让我们“分餐不分爱”。


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来源:gh_7baf8471087f 今日科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I0MjQzNg==&mid=2653109920&idx=2&sn=73401247aa34b7b1654997c0ac3048d4&chksm=8d14b5cbba633cdd6d52111a9709c37f7db0969905aee345375674c6bd2f30a431b4e81774ee#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食源性疾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