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孙兴怀:保住患者视力是我作为医生的责任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5-11-13

  青光眼被视为不可逆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的患病率达2.66%,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预计到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将达到2182万人。他将青光眼和视神经疾病及低视力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用仁心仁术为一名又一名青光眼患者留住宝贵的视力……他,就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孙兴怀教授。

  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孙兴怀清瘦儒雅,两鬓的头发有一些斑白,在办公室里依然穿着白大褂,耐心地回答一个个问题。他很严谨,是典型的学者,在问及一些具体数据时,还会打开电脑一一核对后再告诉记者。正是这份细致和缜密使得他在临床治疗和科研创新上都成绩卓著。

  率先研发主动视觉训练

  青光眼重患往往因为视力被“判死刑”而放弃治疗,孙兴怀却为他们推开了那扇即将关上的“窗户”。他告诉记者,人类的视觉并非简单地靠眼球去看周遭的人、事物。其实,眼球好比摄像头采集视频,将信号转化为电波传送到大脑,再由负责视觉分析的大脑区域进行处理。经研究,孙兴怀发现,青光眼中心视野损害患者的低视力主要是受到大脑视觉皮层认知功能中的视觉拥挤效应影响。经过长期研究,他实现了对人类视觉潜能的挖掘。他打了个比方:“在摩肩接踵的南京路上,你可以在人海中一眼就认出那个你熟悉的人,这就是大脑起到的作用。”为此,孙兴怀带领团队设计研发了一套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主动视觉训练的方法,用于患者康复。实践表明,56%青光眼已致盲患者(视力低于0.05)进行训练后,视力能得到显著提高,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低视力”水平(0.1及以上),实现生活基本自理。其中,有原本视力仅有0.02的盲校学生在接受主动视觉训练后脱盲了,视力恢复到了0.12。

  率先推行24小时眼压检测

  青光眼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能全部丧失甚至失明。在门诊中,孙兴怀发现许多眼压测试结果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其视神经和视野损害仍在发展。他介绍说:“人的眼压每个时刻都在变化,一个时间点的检测结果不能反映全天的病理情况。”于是,孙兴怀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24小时眼压检测是青光眼诊疗的关键指标。

  孙兴怀进一步介绍:“我们发现这类病人中有2/3的患者眼压高峰值不在上班时间,50%的病人眼压高峰值处于凌晨1点到5点之间。”他与学生所在的二级医院合作进行了青光眼患者的24小时眼压检测,修正和建立了我国每两小时测一次眼压的24小时眼压检测方法,并运用于临床上作为不同青光眼类型的诊断标准。

  24小时眼压曲线打破了传统固化思维,使得医生能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孙兴怀介绍说:“眼药水滴下去都有一个吸收过程,药效从强到弱。不同眼药水对眼压控制起到的作用不同,在白天和夜间起到的疗效也有差异。24小时眼压监测能帮助医生为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降眼压药物的药理学特性,病人得到个体化的用药指导,同时青光眼的误漏诊率也降低30%以上。”

  筛查突变基因协助早期诊断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然而,孙兴怀发现很多青少年发病后往往误以为是近视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为此,在青光眼遗传学研究方面,孙兴怀和他的团队通过对大样本青光眼核心家系及散发病例的分析,首次提出在家族性青光眼家庭中开展MYOC基因筛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青少年起病青光眼的观点;首次在以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华人为基础的样本量最大的亚洲人群中开展青光眼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孙兴怀和他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ABCA1基因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存在显著关联,并在相关危险人群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出了基于青光眼致病基因的临床前诊断新策略,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孙兴怀说:“研究发现,如是与青光眼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一级亲属,那么他们患病的概率要比一般人群高10倍。这些人群就是青光眼预防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他呼吁,要防止青光眼损害和致盲,首先要像关注自己的血压一样关心自己的眼压。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做一次眼睛的检查,有青光眼家族史的话,20岁以后每年要查一次。普通人群也需要每两年检查一次。

  更中意别人称呼他“孙医生”

  除了院长,孙兴怀还担任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等职务,同时担任中华眼科学会副主委、中国眼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眼科学会前任主委、上海市眼科医师协会会长等学术职务……每天,他都在不停地切换着工作“频道”。

  作为院长,孙兴怀锐意改革。自2005年担任院长以来,他积极投身医改,创新医院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反映医院绩效的年均出院人次、年均手术量等指标均名列前茅,远超上海市三甲医院平均水平。2014年,他获得中国医院协会“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作为师长,孙兴怀对学生总是严格要求。他常对学生说:“不要每天简单地应付病人,要从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不要轻易否认病人的主诉,如果有解释不了的临床现象,要主动告知病人,还需知道医学是无止境的,要带着问题继续探究。”由他指导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已有28名,硕士研究生10名。这些毕业的学生中,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上海市 “青年科技启明星”2人、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4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人。

  作为医生,孙兴怀每周坚持两个半天门诊,两个半天用来做手术。曾经有一位病人家属在手术室门口等了孙兴怀整整半天,只为亲手转交其母亲的一封感谢信。他曾经为一名襁褓中的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做手术,26年后,患者特意找到他,感激医者仁心仁术给予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因此,孙兴怀最爱听别人叫他一声“孙医生”。从医30多年,他在病人的一次又一次真切的感恩中得到了幸福感和成就感。他说:“保住他们的视力,是我作为医生的责任,也是我最乐意做的事。”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sast.gov.cn/view/36/2272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眼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