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视野号”探测柯伊伯带的“雪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4-20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柯伊伯带小行星被认为是原地形成的星子,在后期巨行星轨道迁移事件中未受到严重扰动,因此它们记录了星云形成星子的详细过程,是揭示太阳系起源和早期演化这一基本科学问题的“钥匙”(Nesvorný, 2018)。

2006年发射的 “新视野号”(New Horizons)于2019年1月飞至柯伊伯带,对编号为486958的小行星(Ultima Thule, 2014 MU69)开展了近距离探测,首次获得了柯伊伯带小行星高清的地形地貌(Spencer et al., 2020)、矿物成分(Grundy et al., 2020)、内部结构(Spencer et al., 2020)等信息,为认识太阳系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McKinnon et al., 2020),相关结果于2020年2月29号发表在Science上。486958号小行星已正式命名为Arrokoth,意为“天空”。该小行星形似雪人,本文以“雪人”形象称呼它。

“雪人”小行星有着以下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Spencer et al., 2020):它是一个双小行星(Binary asteroid),由大(身体)小(头部)两个小行星粘连在一起(图1A),自转周期为15.92±0.02小时。其中身体尺寸为20.6×19.2×9.4 km,头部尺寸为15.4×13.8×9.8 km,密度约500

kg/m3,与67P彗星相当。全球0.6微米归一化反射率为0.23,身体和头部均有反射率偏高的区域(图1B),被认为是内部物质活动所致。综合地形地貌和光谱数据,可以划分为若干单元,包括撞击坑、洞、亮区、暗区、未熔融区等(图1C)。统计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撞击坑保存年龄为约40亿年2B,基本保留了太阳系形成以来的演化历史

                                      wt_a32302020420102617_932df5.jpg

图1 “雪人”小行星的形貌和地质图(Spencer et al.,2020)。(A)地形地貌特征;(B)0.6微米归一化的反射率;(C)地貌分类图

 wt_a82312020042002617_9666a1.jpg

图2 (A)“雪人”小行星上撞击坑和洞的分布。(B)撞击坑年代学统计,受限于空间分辨率,其中粉红色曲线代表撞击坑的数据,可信度较高,指示撞击坑年龄为~40亿年;其它颜色曲线的结果可能混有非撞击坑的信号(Spencer et al.,2020)

“雪人”小行星的矿物组成和温度特征如下(Grundy et al., 2020):可见光波段的三波段合成假彩色图片显示,它具有比较均一的光谱特性(图3B),说明它表面的主要组成矿物分布比较均匀。可见光波段具有明显的变红趋势,即随波长增加,反射率升高,升高幅度为27%/100nm(图3C);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它的头部和身体的光谱特征几乎没有差异。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数据质量并不理想,通过扩大分析区域(图4B),Grundy et al.(2020)给出了“雪人”一些区域的近红外光谱(图4C)。累计平均的光谱曲线(图4C)显示,它在1.5-1.6、2.0-2.1、2.27和2.34微米波段存在一些吸收峰,指示存在甲醇、水冰和氨水,其中甲醇在2.27和2.34微米波段的吸收峰较强,可信度较高。

微波热辐射探测数据表明“雪人”的平均亮温为29±5K,结合密度、轨道、公转周期等其他物理参数后,估算其春季的表面温度为40-55K,冬季可能为10-20K。这些新发现表明“雪人”是外太阳系星云直接凝聚的星子,而非内太阳系形成后迁移到外太阳系所致。夏冬两季的温度变化会导致一些组成气体挥发份丢失,可能是导致它表面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

wt_a62322020040102617_9b3f7b.jpg

图3 (A)“雪人”小行星的形貌图,空间分辨率83 m/pixel;(B)“雪人”小行星可见光波段的假彩色图,数据来自:400-450 nm、540-700 nm和780-975 nm的反射率,空间分辨率340 m/pixel;(C)彩色坡度图,基于不同波段反射率的线性拟合(Grundy et al., 2020)

wt_a62322020040102617_9e6aea.jpg

图4 “雪人”小行星近红外光谱(Grundy et al., 2020)。(A)“雪人”小行星的形貌图,空间分辨率138 m/pixel;(B)“雪人”小行星的近红外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1.9 km/pixel;(C)B图标记区域的反射光谱与Hapke模型对比,2.25-2.35微米波段可见甲醇的吸收峰,紫色箭头指示微弱的甲醇、水冰和氨水的吸收峰


根据新发现的“雪人”小行星的地形地貌、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Spencer et al., 2020; Grundy et al., 2020),McKinnon et al.(2020)对比分析现有双小行星的形成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在撞击速度~2.9 m/s条件下,两个小行星才会形成“雪人”的形态特征(图5),他们认为“雪人”的形成机制在星子生长阶段可能具有普遍性。

wt_a22322000420102618_a40cc5.jpg

图5 “雪人”小行星形成的数值模拟(McKinnon et al., 2020)。(A)撞击速度10 m/s,撞击角度45°;(B)撞击速度5 m/s,撞击角度45°;(C)撞击速度2.9 m/s,撞击角度80°

我国深空探测起步较晚,月球、火星、小行星和木星将是未来我国深空探测的主要对象。相比火星等行星系统,小行星是太阳星云直接凝聚形成的星子,是构建行星的初始材料,因此小行星探测是揭示太阳星云过程、行星系统形成和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国际上已经对Itokawa、Yugu、Benu、Vesta、Ceres、67P等小行星和彗星开展一些开拓性的探测,然而小行星在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形成条件、物理性质、空间分布等存在显著的差异,还有更多的科学问题等待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Grundy W M, Bird M K, Britt D T, et al. Color, composition,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of Kuiper Belt object (486958) Arrokoth[J]. Science, 2020, 367(6481): eaay3705.

.McKinnon W B, Richardson D C, Marohnic J C, et al. The solar nebula origin of (486958) Arrokoth, a primordial contact binary in the Kuiper Belt[J]. Science, 2020, 367(6481): eaay6620.

Nesvorný D. Dynamical evolution of the early solar system[J].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18, 56: 137-174.

Spencer J R, Stern S A, Moore J M, et al. Th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Kuiper Belt object (486958) Arrokoth[J]. Science, 2020, 367(6481).

(撰稿:胡森/地星室)

来源:dizhidiqiusuo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c0NjIzNQ==&mid=2247500376&idx=2&sn=e11e325f6579a02bcf038d3b7deb7469&chksm=ec3b3dccdb4cb4da1cd45d7aebe79579adac550ca6474cf3a65f47cde9e97085973f8c886717&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小行星 太阳系 光谱 新视野 柯伊伯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