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在维嘉海山继续科学应用下潜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6-05-06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1日在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东北侧成功完成科学应用下潜,这也是蛟龙号继4月30日在该海山西北侧下潜后的又一成功作业。

据现场指挥部介绍,蛟龙号当地时间1日7时13分布放入水,16时16分回收至甲板。该潜水器在水中的时间是9小时3分钟,海底作业时间为6小时4分钟,最大下潜深度达2603米。

本次下潜开展了近5公里远的近底航行观察;拍摄了大量海底视频及照片资料;共采集结壳124公斤,其中砾状结壳9块、板状结壳4块;共采集巨型底栖生物样品15个,其中海绵3个,珊瑚、海胆、海参、海星、虾各2个,同属无脊椎棘皮动物的海百合、蛇尾各1个;采集近底水样8升;开展了对潜航学员的海上实艇下潜培训。

此次下潜的任务之一是调查维嘉海山和相距不远的采薇海山底栖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和联通性。

“有学者认为由于海山的阻隔,生物群落的组成会存在较大差别。但从目前蛟龙号下潜的近底观察来看并非如此。此前我们搭乘蛟龙号在采薇海山看到的各种游泳和爬行类动物以及海绵、珊瑚等固着类生物,这次在维嘉海山都可以看到,”本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春生说。

维嘉海山和采薇海山都位于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调查和研究这两座海山的底栖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有助于为将来开采海底矿产资源积累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在维嘉海山成功完成1次工程下潜和2次应用下潜。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more/201606/t20160604_11757.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