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重走钟世镇院士的成长之路:努力争取 落脚广州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06

来源:广州市科协


欢迎回到《钟世镇院士成长之路》

丛书系列专题栏目

今天的故事,依旧精彩

上回说到钟世镇赴武汉,

支援当地医训队工作。






1973 年冬天,钟世镇结束硚口的教学任务后,返回了上海。他仍然被安排在了技术组制作标本,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过。
但是,钟世镇不会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总结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思考,他依然觉得,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并没有走入死胡同,铸型标本的制作,解剖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都是未来的突破口。
他首先重启铸型标本的制作。此前,虽然使用赛璐珞材料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也发现,赛璐珞这种材料容易破碎,稍有不慎,标本就会被破坏,造成极大的浪费。于是,钟世镇就需要去寻找一种可以在韧性、支撑力和透明度方面都更加合适的高分子材料,取代赛璐珞作为填充剂。
于是,他和一直支持他的刘正津利用休息日,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去拜访每一个化工企业,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整个1974 年,他们都是在一次次的试验中度过的,失败了就重来。许许多多的化工厂科技人员都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渐渐地,他们初步筛选出了苯乙烯、过氯乙烯、环氧树脂和混合树脂等填充剂,并且掌握了丙酮、丁酮、环己酮、三氯甲烷、四氯乙烷、乙酸乙酯等溶剂的性能。

可是,正当新的填充物逐渐有眉目的时候,学校却接到了调令,要调防到重庆,一切又要暂停了。
再次回到了重庆的第七军医大学,可是钟世镇和古乐梅都已经厌倦了这种来回折腾的日子,他们希望能够有个地方,接收他们,并且能够让他们安心地开展工作。
于是,在商量之下,他们决定尝试一下,申请调到刚从长沙搬到广州的第一军医大学去工作。毕竟,广东是他们的家乡。
能够最终成行,都得感谢妻子。古乐梅深知,丈夫头上顶着历史反革命和现行反革命的枷锁,并不方便去申请调动。所以,从递交申请报告,到赴广州争取第一军医大学接收,都是由她一手包办。
幸运的是,第一军医大学当时的训练部部长季化曾经是他们的学生,也了解钟世镇的问题。所以,当古乐梅找到季化,并提出想调到第一军医大学时,马上得到了季化的支持,且季化立即向校领导报告了此事。
古乐梅还没有离开广州,就收到了好消息。季化正式通知她,学校已经同意调她和钟世镇来广州工作。
钟世镇和古乐梅都不敢相信,调动的事情居然能够这么顺利。而第七军医大学的领导考虑之后也批准了调动。
就这样,在1977 年5 月17 日,钟世镇和妻子,离开了重庆。
回到广州后,一切仿佛都开始走上正轨。
依旧在解剖教研室工作,但是钟世镇却在这里得到了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不会再有人来过问他的“历史问题”和犯过什么样的“错误”。
虽然由于第一军医大学刚刚从长沙搬迁到广州,环境和条件都不怎么样,但是对于钟世镇来说,这些哪里算得上是困难。
他暗下决心,要在这里建立中国的人体标本陈列馆,实现超越格兰特人体标本制作技术的目标。
像之前在上海那样,他又到处拜访化工厂,只是没有了刘正津的陪伴。不过,现在有技术组的王兴海和李忠华等几个年轻人,他们吃苦耐劳且毫无怨言,成了他的学生,也成了他的好帮手。
从化学填充剂,到打磨设备、有机玻璃加工工具等,从零开始,一点点筹备,钟世镇和他的学生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奔驰着,辛苦且振奋。
来源:广州院士活动中心

来源:gzkxwx 广州市科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YzOTQyNA==&mid=2656935406&idx=3&sn=9ff90c006d634d0b006ca9a4dccf25aa&chksm=bd1b4f018a6cc617fc3382dcdd6cb1c562281393f153e958d0f34ba50716263b80a1da0cc8ce#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标本 工作 广州 钟世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