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男孩误把这东西当橙汁喝,ICU抢救26天!家长千万要注意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13

来源:衢州科普

因为误服灯油

本该在父母怀抱中调皮嬉笑的铭仔

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儿科ICU

度过了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26天……


近日,带着孩子铭仔(化名)回来复诊的黄先生感慨地说,希望通过这个血的教训,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看护好幼小的孩童,不要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一瞬间的“不留意”,可能就会酿成大祸。


2岁男童误服灯油

出现呼吸窘迫


铭仔今年2岁,家住广东省江门市杜阮镇,因为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所以一直由奶奶照顾。    一个多月前,铭仔在家中玩耍时,趁着奶奶去倒水的瞬间,误服了看起来像橙汁一样的佛灯油。随后,他出现了呛咳。中午12:00,铭仔被家人送到了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    “当时孩子有点昏昏欲睡,出现了呼吸急促、鼻翼翕动,三凹征等呼吸窘迫症状。”接诊的儿内科值班医生何伶迪回忆道。考虑到患儿口服灯油时间短、病情重,急诊科立即洗胃,其后将其收治入院。
△铭仔误服的佛灯油
收到医嘱后,当时值班的急诊科黄护士立即给铭仔进行洗胃。考虑到孩子年纪小,难以配合机器洗胃,且很难判断进水量和出水量,可能会带来危险,于是,她采用了人工洗胃。先给患儿插上洗胃管,再用注射器注入洗胃液,然后,再通过胃管将胃内容物吸出来,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胃里吸出来的液体变得澄清无味。    整个洗胃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期间,黄护士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呛咳等不良情况。
“当时宝宝哭得撕心裂肺,我们作为医护人员也很是不忍。”黄护士回忆说,孩子妈妈在旁也是急得直掉泪,很是心疼。

治疗期间

生命一度垂危


洗胃后,铭仔被收入该院儿内科病房,后因病情进展迅速,当日16时左右即转入儿科ICU。    在儿科ICU,铭仔的病情仍呈进行性加重,该院ICU医护人员立即采取了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冲洗、经鼻气管插管、常频机械通气等一系列措施,患儿呼吸窘迫症状一度缓解,血氧饱和度一度维持在95%左右,一切似乎有了好转的迹象。    然而没过几个小时,铭仔的情况直线下降,出现了持续高热,呼吸道中时常涌现大量痰液,对呼吸机的参数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时,患儿出现了灯油中毒、吸入性肺炎、化学性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生命一度垂危。”该院儿科ICU主任医师刘郴州回忆道。于是,他们立即调整治疗方案,改为高频通气、更换为俯卧位通气、体位引流,并进行血液灌流、反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强效抗感染,维持液体出入量平衡、补充营养、维持血压……
△在儿科ICU治疗的铭仔
历经2周多的艰难救治,孩子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的迹象: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血氧饱和度持续维持在95%以上,各项临床指标均好转。
住院的第17天,铭仔终于可以拔掉呼吸机;住院的第26天,铭仔生命体征平稳、能自己进食、行走、玩耍,无气促、发绀,遂顺利出院。


误食事件大多发生在

6岁以下孩童


如今,铭仔已恢复到正常状态,定期回医院复查即可。    回忆起这段经历,黄先生至今心有余悸。“因为处于疫情期间,也没法去探望孩子,只能通过医护人员的电话来了解孩子的情况。”黄先生说,每天的心情都很矛盾,既想接到电话,又怕接到电话,因为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只能天天在家祈祷,希望能有奇迹发生。好在,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孩子最终转危为安,真的很感谢他们。

“灯油,俗称煤油,是以脂肪烃为主的多种烃类混合物。”刘郴州说,误服灯油有两个损伤机制:


1.误服时,呛咳误吸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
2.误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因为灯油为脂溶性,吸收入血后很快分布在脂肪组织中,其后通过肺部排除,在肺部排除的过程中可以引起严重的化学性肺炎,甚至肺纤维化。两者均可以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者可以致死。
刘郴州感叹道,每年医院都会接到类似的病例,在临床上几乎超过一半以上的误食中毒事件发生在小于6岁的孩童,所以针对儿童误食中毒意外,家长的看护尤为重要。在此,也强烈呼吁家长们一定要加强对孩子们的看护,以免意外的发生。

孩子误服化学品

切不可盲目催吐


铭仔的遭遇不是个例类似这种误服中毒事件并不少见
Q:一旦孩子误服,家长该如何处理?
A:首先,家长要保持镇静,不要责备孩子;其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就医时,家长一定要带上孩子误食物品的瓶子或者呕吐物,以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误服物品属性,对症救治。
Q:孩子发生误服后,家长第一时间催吐正确吗?
A:这个做法是不可取的,像有挥发性、刺激性、腐蚀性的化学品,若处理不当,会将化学品吸入肺里,造成肺部损伤。    
刘郴州总结了几类孩子容易误食的物品应对措施不过,他特别提醒因为误食具体成分的差异下述建议仅供参考一旦发生误食还是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第一类:可催吐


1、洗衣粉、洗衣液、肥皂:主要成分大多是去污剂和一些化学性酶,性质通常呈弱碱性,由于与胃液中和,容易引起呕吐。这种情况,采取催吐即可,同时多饮水。如果误食过多,易引起中毒,出现明显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需及时到医院接受洗胃及对症处理。
    2、樟脑丸:误食后可催吐,并可以喝茶水、白开水,但切忌喝牛奶或脂肪含量高的液体,以免加速毒物吸收。同时一定要尽早就医。
3、老鼠药、蟑螂药等:毒性大,误食后,尽快喝大量温开水进行催吐。同时一定要尽早就医。

第二类:不可催吐


1、干燥剂:大致有两种:①白色粉末,又分氯化钙和氧化钙。如果误食氯化钙,建议喝水稀释即可;如果误食氧化钙,不能用任何酸性物质来中和,可立即口服牛奶或蛋清,及时就医。②透明硅胶粒,无毒,误食后可随粪便排出,多喝水促排泄。
2、强酸、强碱性洗涤剂:如出现口腔、咽部、胸腹部灼热性疼痛,呕吐物有大量褐色物以及粘膜碎片等症状和体征时,应警惕灼伤可能,马上口服牛奶、蛋清等,切忌催吐,尽快就医。如溅入眼睛,需及时用清水冲洗不少于10分钟,并到医院检查角膜受损情况及对应治疗。
3、电池:具体较强的腐蚀性和渗透性,不能催吐,否则会让电池泄露出腐蚀性酸性物质,导致肠道穿孔,误食后,应吞服大量牛奶或蛋清。同时一定要尽早就医。
4、汽油、煤油:属于有挥发性和刺激性的化学产品,急救时就不能用催吐的方法了,以免呛咳、窒息,尽快去医院就诊。
5、尖物、利器:禁止催吐,会刺伤消化系统,甚至穿孔等,应即送医胃镜下取出。



第三类:其他物品


1、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晕车药等):过量药物可能发生不良药效,并且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甚至神经系统损害,请尽快就医。
    2、牙膏、漱口水等:少量误食,问题不大。如果大量误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造成急性中毒、痉挛,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应及时就医。    3、圆钝异物:注意孩子出现突发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尽量鼓励孩子用咳嗽的方式将异物排出,或者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不要试图用手去拿异物,应尽早就医,时间就是生命。



来源 | 浙江在线健康网综合自江门日报

整理 | 衢州市德雅科普中心

编辑 | 徐利燕


来源:quzhoukepu 衢州科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E3MzU4Mw==&mid=2655346430&idx=2&sn=115287012b0ba7077f6ee3b39a11fe0f&chksm=80c31f9eb7b49688489666ba7b2ef99f549ad66cde427092f93cefbffa1cbda44668ea46fcdb#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浙江省 浙江衢州市科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