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系”2019创业蓝皮书发布,首设“社会创业榜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1-23

新华网杭州1月18日电 近日,《2019浙江大学校友创新创业蓝皮书》正式发布。 此次蓝皮书发布第一次设置“社会创业榜单”。上榜的一批浙大校友用创新创业的方式做公益,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有害物质检测、为残障人士解决痛点、赈灾救援、助老、助残、助学济困等方面,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浙江大学被誉为“中国创业率最高的大学”。在全国的创新创业群体中,“浙大系”以“创新驱动的创业”为特色而知名。

《2019浙江大学校友创新创业蓝皮书》由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科技创业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张登攀说,本次蓝皮书内容主要包括“浙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概况”、“求是创业邦”等,涵盖上市公司、独角兽、准独角兽、海外创业等12种特色创业榜单。其中,为“社会创业者”单列榜单是第一次。

“我们今年第一次推出社会创业校友榜单,选取部分从事社会创业的优秀代表,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士能够关注、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和公益事业。大家共同努力,用创新创业手段推动社会进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郑刚说,浙江大学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在社会创业方面也应该发挥引领作用。

据介绍,“社会创业”是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社会创业是用创新创业手段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和挑战,对我们转型期的中国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郑刚说。

已有十九年社会创业经历的忻皓,是本次“社会创业榜单”的入选者之一。他是中国首家5A级草根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浙江”的联合创始人。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他领衔的“未来使者”可持续发展地球公民计划,获得公益创业赛的金奖。

忻皓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大一时即决定利用所学特长,为保护青山绿水行动。2017年,他重新考入浙江大学读博,专注于社会创业的研究。忻皓说,我很感谢“社会创业”这个词,很感谢“蓝皮书”能力推“社会创业榜”,这让我们这些致力于推动社会更美好的草根青年,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也能够影响更多青年成为社会创业者。

另一位“社会创业榜单”的入选者于红雷,2013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院。作为杭州视氪科技创始人,他带领团队,专注用机器视觉技术服务视障人群,帮助他们独立生活。

于红雷说,创业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商业角度的审视或者质疑,但我们还是希望保持我们对这个社会的价值感,即“让每一个群体都能平等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和便利”。

“有一位盲人朋友,使用我们的盲人视觉辅助眼镜,第一次出门独立去超市买了一包盐,他打电话告诉我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觉我活着还有意义’。这也是让我们坚守下去的动力。”于红雷说,视氪目前已经服务了10万余位视障用户,帮助他们独立出行20余万公里,并帮他们记忆了1万多条新的路线。

对于《2019浙江大学校友创新创业蓝皮书》第一次为“社会创业”单独设榜,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专家李建华说,这展示了浙江大学“创业大本营”的风采。创业者创业的领域不局限于商业领域,更扩展到环保、助残等公益领域,充分展示了浙大创业的沃土和良好的创业氛围,值得国内外高校借鉴。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认为,需要更好地总结浙大校友的创业经验,为浙大学子乃至其他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标杆。

另据 《2019浙江大学校友创新创业蓝皮书》,在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区间,据保守统计,上市公司担任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或总经理级别的237位浙大系企业家,管理或控制了203家主流上市公司(含A股/港股/美股等)。另有200多位校友管理或控制新三板企业200余家。这些上市公司总市值达数万亿元。此外,准独角兽企业近百家,有16家估值10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企业,80余家估值1亿美金以上的准独角兽企业。他们横跨浙大36个学院,纵越56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