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5-11-07

    为了继续展现国内外神经变性病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深化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百家争鸣、吐故纳新,促进我国神经变性病的临床诊疗规范与科学发展,10月23日-25日,由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市环湖医院承办,《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等协办的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在天津隆重举行。
    天津市环湖医院副院长孙志明教授首先致开幕词,孙教授在致辞中说道: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痴呆、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为代表的神经变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神经变性病成为国际神经科学的热点领域。2014年7月,一场从美国兴起并通过互联网席卷全球的“冰桶挑战”,让即使非医学专业的人也关注了“渐冻人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罕见的疾病。本次大会汇集了众多专家,必将有助于推动神经变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造福广大患者。
    大会主席李延峰教授在开幕式上做了专委会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三年的工作中,在多位专家的积极参与下编写成功了《路易体痴呆的专家共识》,这是专委会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专家共识,意义重大,为今后学会编写更多共识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另外,学会充分认识到神经变性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是是神经变性病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学会启动了一项中医中药治疗痴呆的课题,由毕齐教授负责、领导,课题的实施将会提高中医药治疗痴呆研究的学术化和标准化的水平。中医药是我们医学宝库,这次屠呦呦教授又获得诺贝尔奖,相信将中医药的研究规范化、学术化,中国在痴呆研究方面会有所突破。临床教育方面,专委会开展了“神经变性病中国行”的走基层活动,组织专家对医生进行神经变性病知识的推广,提高临床医生对神经变性病的识别、正确诊断和处理。通过下基层,在各地建立了神经变性病会诊中心。会诊中心是基层医生连接专委会的重要桥梁,通过会诊解决了基层医生的临床问题,并为专家提供好的研究病历,今后会有更多的会诊中心建立起来。
    另外,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詹启敏院士发来视频向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向所有参会代表,以及支持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的专家,长期以来对中国微循环事业的发展给予的支持致以崇高敬意,对神经变性病专委会自13年成立以来的贡献和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并给专委会各位同行提出了建议。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颁奖仪式和顾问聘请仪式。许贤豪教授被授予“终身成就奖”,戴天然教授被授予“突出贡献奖”。游咏教授被聘为湖南衡阳神经变性病会诊中心主任。郭玉璞教授、许贤豪教授、李舜伟教授、Norman Relkin教授被聘为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顾问,由专委会主任委员李延峰教授、副主委毕齐教授、陈生弟教授、戴天然教授、李晓光教授、唐北沙教授,纪勇教授为他们颁发聘书。
    最后,所有与会专家教授在台前集体合影留念。本次大会包括主题报告、四个分论坛及晚上的青年医师优秀论文比赛及专家面对面病例讨论等内容。让众多神经领域的同道们享受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12月在北京成立。三年来致力于国内外神经变性病领域的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基层医生培训、教育及患者科普推广,备受各位专家同道的支持,已成功举办两届学术年会。往届会议上,业界知名院士、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丰富的演讲,就神经变性病的致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诊断、预防控制以及技术创新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令众多参会者受益匪浅,也激励了广大中青年专家对神经变性病领域的探索热情,为提高我国神经变性病领域科研和临床诊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供稿)


 

来源:中国微循环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microcirculation.org.cn/show-8-53-1.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健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