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前线的武汉呼吸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25

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在这场生命与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的战役中,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着每一位病人。呼吸病专科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地与全国各地医疗支援队一起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01

武汉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程真顺教授全面参与省市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同时,程教授还参与各级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会诊(武汉市市第三医院、江夏区人民医院、江夏区中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孝感市第一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十堰太和医院),为各地区积极有序地防控疫情提出对策和建议

1.jpg

     王辰院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袁玉峰副院长、程真顺教授一起商讨七医院隔离病房筹建工作

程真顺教授任雷神山医院专家组组长,全面参与了隔离病区及重症病区患者的救治工作,主持雷神山医院新冠肺诊疗方案的制定、新冠肺VTE防治方法的制定,并多次参与国家医政医管局专家讨论会。

程真顺教授先后与美国、巴西、法国、加拿大连线会诊和视频会议,与欧洲29国及澳大利亚华人华侨连线宣讲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2.jpg

程真顺教授与澳大利亚华侨连线,给予新冠肺炎防治指导

疫情发生以来,程真顺教授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3月10日作为全国十名优秀医务人员代表之一,程真顺教授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3.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接受了接见全国十名优秀医务人员代表

  02

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谢俊刚教授是早期在武汉市疾病救治中心(金银潭医院)管理危重症患者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同济医院早期进入发热病房的专家之一。他常常工作到很晚甚至通宵,经常可以看见他在金银潭医院值完二十四小时班后立马回本院的发热病房管理患者的身影。防护物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消耗过多防护装备,进入发热隔离病房后,他都会尽可能的多待在病人身边,仔细询问并检查每一个病人,确保能做更多的事情。漫长的抗疫他从不怎提起在发热病房,在金银潭医院、在定点医院,在社区隔离点的种种工作,没有一句抱怨,只有淡淡的一句“活着就好”。大疫当前,他毫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逆行”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4.jpg

谢俊刚教授在门诊看诊

 

03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马万里教授、常委张建初教授危急时刻以身垂范、挺身而出,在第一时间进驻隔离病房,与坚守在一线的同志们并肩作战。  

在协和医院西院战场上,张建初教授临危受命,带领全科18名医护人员快速成立了西院首个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隔离病房;金阳教授带领本部和西院共22名党员医师,奔赴西院在九楼病区组建了协和医院“党员突击队”;护士长王芬也因抗疫期间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马燕玲、贺新良、吴凤、许娟娟、陈平、李慧医师还成立了“清肺小组”,对新冠肺炎病人施行气管镜检查,这比“气管插管”风险更高,是“敢死队中的敢死队”。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精湛医术和医者仁心认真救治每一位患者,在如此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中,无一名医护人员发生感染,为协和西院的患者救治工作做出了表率和贡献。

5.png

张建初教授(左一)日常查房

在协和肿瘤院区呼吸科的战场上,马万里教授、刘红菊教授、陈龙主治医生负责肿瘤中心Z5病区,在近一个月的紧张工作中,收治了80名患者,为肿瘤院区的抗疫奉献了呼吸的力量。

6.jpg

呼吸科牵头负责的肿瘤中心隔离病房Z5病区医护团队

04

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聂汉祥教授在1月下旬便开始参与武汉市第九医院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筹备和治疗流程制定,其后参与该院新冠肺炎的治疗;2月份,聂教授先后三次随湖北省卫健委到县市巡诊巡治,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评估与救治以及死亡原因分析。

7.jpg

聂汉祥教授查房前

常委吴小军教授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呼吸内科一起成立了纤维支气管镜小组,负责对危重病人进行“洗肺”治疗。尽管这些需要面对极高病毒载量的危险操作,但是为濒危患者争取了更多生存的希望。

05

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武汉市肺科医院杜荣辉主任,在医院首批收治了6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后,经过细致诊断,她凭借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认定这个疾病极有可能具有传染性,并迅速向院领导提出建议,启动医院二级防护措施。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科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43名党员干部全员上阵。杜荣辉主任身先士卒,瞒着援疆丈夫驻扎病房,有擦干眼泪继续救人的ICU战士胡明,有父亲生病仍坚守隔离病区的郭光云医生、有三月未见刚满周岁的女儿的杨澄清医生、有主动延迟婚期坚守岗位的护士长张云侠、ICU医生陈玉梅,有妻子怀孕急诊住院仍坚守夜班的医生曹探赜,有鼻骨骨折却推迟手术坚守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张美玲,还有多对夫妻都共同战斗在抗疫一线……

8.jpg

杜荣辉主任

06

疫情之初,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李承红主任主动请战,在院领导的部署下,建立了全院最早的发热隔离病区。疫情虽然来势凶猛,但是在李承红主任带领下,全科医务人员纷纷请战,他们同心协力,不懈努力和付出,不仅鼓舞着患者,让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也成功救治了一位又一位危重症患者。

9.jpg

抢救危重病人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李承红主任一直工作在隔离病房,期间感染新冠病毒,自己也住进了隔离病房进行治疗。与她一同病倒的9名科室医护人员,其中有3名病情较为严重。刚开始隔离治疗时,李承红主任既当病人,又当医生,不仅全力配合医生治疗,还随时关注病区危重病人的情况,指导用药,调整治疗方案。在隔离观察期间,李承红主任仍心系疫情,“隔空”阅片、讨论病例、指导治疗一样都没落下。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她迅速总结临床经验,参与编写了具有指导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建议(试行)》,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并指导科室医生先后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篇,获得了业界同行们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10.jpg

李承红主任在隔离病房接受治疗

07

呼吸病学分会常委、武汉市第一医院罗光伟主任带领全体“呼吸人”上下齐心,奋勇拼搏,先后成立、参与15个隔离病区的医疗工作,足迹遍布武汉三镇,始终冲在抗疫一线,成为这场抗疫阻击战的尖峰力量。罗主任作为武汉市专家先后参与国家医政医管局组织的武汉市重症病例甄选转运工作及五轮的重症病例巡查指导工作,指导新冠肺炎诊治;作为医院专家组组长,每天穿梭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阅片、查房、疑难病例会诊,为了方便工作,他有时甚至24小时吃住在院,随叫随到。

3月份罗主任所在的呼吸科接到任务,代表医院与意大利国家老年医疗与科学研究院的同行专家交流诊治经验。经过三个通宵达旦紧锣密鼓的准备,罗主任带领科室骨干医生,与意大利国家老年医疗与科学研究院的医生们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视频连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抗疫经验倾囊相告,获得了意方人员的高度评价:“您的认真和真诚让意方专家深刻感受到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生们真的是非常认真负责真诚,倾囊相授,感谢中国医生的大爱”。

11.jpg

罗光伟主任与意大利专家连线交流

08

从2019年12月29日起,呼吸病学分会常委、武汉市中心医院胡轶主任连续作战,每天来回奔波,排查病情、参加会诊、讨论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案,没有一天休息。他每天经常工作超过16个小时,晚上10点才能吃上晚饭,凌晨1点多才能睡觉。最忙的时候,连续熬过3、4个通宵。一个多月下来,人瘦了13斤。

12.jpg

 

胡轶主任全服武装上“战场”

09

2019年岁末开始,武汉发生局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人提前预感呼吸道传染病的大流行的来临,呼吸科人员开始相继被派往发热门诊、感染内科的初期疫情阻击点。元旦刚过,疫情迅速爆发,中部战区总医院成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相继展开10个新冠感染专区,为了发挥呼吸专业人员抗击疫情最大成绩,院领导决定临时解散呼吸内科编制,分别进入各个新成立的新冠感染专区指导工作。科室党支部及时组织全体人员开会发起总动员,坚持“呼吸科人员分散,专业使命不能忘,不畏牺牲、不畏艰险”的信念,出发前医生总动员,纷纷表示不畏牺牲、冲锋在前,彰显呼吸人的责任与担当。

13.jpg

科室党支部召开动员会

呼吸病学分会常委、中部战区武汉总医院胡振红主任在疫情开始担任武昌区抗疫专家组成员,连续深夜奔赴多个医院会诊抢救。院内先后担任4个感染病区医疗技术总负责人以及感染专区重症监护室主任。每天巡查各个病区,不仅需要做好非呼吸专业人员专业指导工作,从疾病诊治规范的把握、简明扼要地传授技术要点,更是需要做好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抗疫期间,连续三个月未回家,每天晚上工作至深夜,基本没有正点吃过一次热饭。

14.jpg

胡振红主任在火神山医院参加病例讨论

15.jpg

        胡振红主任日常工作

10

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全体呼吸科人在疫情中冲锋在前,团结一致,发扬吃苦耐劳,以救治患者生命为己任,慎终若始,科学施治,实现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16.jpg

呼吸科团队

11

为了打好这场战役,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武汉市汉口医院蔡志芳主任身先士卒,带领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勇敢逆行、连续奋战,舍小家顾大家,体现了呼吸内科团结一致、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良好品质。蔡志芳主任在年休期间接到医院通知要成立隔离病区后,主动放弃休假,回到工作岗位。自1月2日成立隔离病区开始,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有时为了抢治重症患者,一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结束工作。除了负责隔离病区的查房工作,极富经验的蔡主任还要为全院职工“看诊”。是医院上一线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主任。

17.jpg

蔡志芳主任

12

疫情就是命令。武汉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院宋远瑛副主任响应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在2月9日紧急集合,将孩子送至父母家中,与在武汉一医院工作的丈夫通话相互鼓劲儿后,深夜赶赴医院加入肺病11科病房加入新冠肺炎患者诊疗抢救工作。

让党旗飘扬。宋远瑛副主任同时作为肺病科支部书记,在工作上永远站在最前线,不忘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在抢治新冠肺炎过程中,结合国家版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运用自己的中医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一人一方。针对危重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策略,巧用呼吸机,成功抢救数名患者;在连续奋战2个月后,实现了科室医护人员零感染。

18.jpg

宋远瑛副主任与战友

13

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彭红星副主任,作为呼吸内科副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他带头参加发热门诊的诊治工作,24小时值守。随着疫情的发展,他又应组织需求,临危受命,抽调到感染隔离病房负责。整个春节无休,面对高感染风险。他带领临时组建的包括精神科,口腔科,泌外科,创面修复科等外科系统的医生团队,认真学习最新诊疗指南,坚持深入病房查房,利用中西医结合结合的方法,规范,有效的诊治了大量新冠肺炎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jpg

彭红星主任查房中

14

2019年12月26日,华润武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了第一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全科39人全员投入诊疗救治过程,没有一名医护人员逃避,以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精神,争分夺秒、务实工作的态度全力抢救病人。

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华润武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李欣主任当仁不让地冲在临床一线,开启了“日夜不停,没有休息”的工作模式。“我和所有的呼吸科医生是一样的,大家都很忙”,平淡的语言,低调的作为,她说她只是在尽一名医生的职责。

为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李欣主任亲自采样;对于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重病人亲自护送的患者转院,有时跟车护送三趟,一直忙到凌晨四点才拖着疲惫身体返回科室,短暂的休息了2小时,再次投入临床工作。 在休息时间也放不下科室的工作,每天电话询问指导,网上阅片诊断,还时不时到医院查房指导危重患者的治疗。

20.jpg

李欣主任采样中

15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作为第一批定点发热门诊医院,第三批新冠定点医院,1月31日全院上下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开设10个病区,同时召回所有在外医护人员,尽最大能力收治病人。

呼吸科病区接收了一批养老院的高龄患者,他们生活不能自理,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护士便站在床边耐心的喂饭,有时一喂就是半个多小时。有的患者胃口不好,她们仔细琢磨如何让老人们在病情期间吃好、吃饱,为促进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1.jpg

细心呵护高龄患者

此次参与抗役的医生、护士都很年轻,大部分不到30岁,但她们毫无退缩,互助互爱,做到了两个病区0感染,为此次抗役画上了句号。

22.jpg

乐观抗疫

16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承担着江夏区大部分医疗救治任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挥了带头冲锋的作用,为江夏区夺取新冠肺炎防治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呼吸病学分会委员董咸峰主任,临床工作30余载,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对传染性疾病有着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1月初,医院也收到了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作为科主任,董主任第一时间上报了医院相关职能科室,组织院专家组会诊,并第一时间在病区对患者进行了单独隔离,要求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疫情爆发后,董主任把家安在了医院,不仅承担了一个病区的医疗救治工作,还作为医院专家组成员参加区、院、科三级的各种防控会议和会诊,积极建言献策。“给患者一张床,就是给了患者一个希望,也给了患者家庭一个希望”这是董咸峰主任常说的一句话,在疫情高峰时期,全武汉市各大医院一床难求,江夏区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救治更多的危重症患者,根据专家共识和指南,结合个人的经验,总结了很多实用有效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救治了更多的患者,赢得了广泛赞誉。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我们冲锋战斗的阵地”,正是这群可爱的呼吸人,他们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疫”中用行动践行着医者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的坚守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坚实“安全屏障”,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念。

谢谢你们,为我们勇敢逆行!

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性命!

谢谢你们,让更多人迎来了春日的阳光!

天亮之后,我们不会忘记,在那些漫长冬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因为有你们,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武汉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