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猫快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华裔女科学家发明DNA机器人等新看点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9-20

新看点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预计11月发射 

定位精度优于5米

近日获悉,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预计11月发射,今年年底前发射2组。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说,根据计划,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卫星的定位精度优于5米。”——新华社

人工智能技术新技能 

可提前10年发现老年痴呆症

近日,意大利巴里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算法,可以在老年痴呆症状出现前10年发现由疾病引起的大脑微小结构变化。他们给自己的人工智能进行了67次核磁共振扫描的训练,其中38人是老年痴呆症患者,29人则来自健康对照组。研究人员将扫描结果分为几个小区域,并让他们的人工智能分析各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人工智能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症的几率为86%,它检测轻微认知损伤的几率能够达到84%。不过,研究数据仅限于南加州大学洛杉矶的阿尔茨海默神经成像数据库的扫描结果。——环球网

我国首次将星载铷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雷达高度计铷钟鉴定件通过了验收测试。这是海洋二号卫星第一次采用铷原子钟。采用铷钟后,年均高度误差理论上可以精确到毫米级,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据了解,海洋二号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卫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并且不受天气影响的微波观测功能。过去海洋二号卫星A星是采用GPS锁定晶振方式,晶振一旦失去GPS信号,或者测量期间信号中断,卫星系统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将大打折扣。——新华社

新研究 

华裔女科学家发明可分拣运输的DNA机器人

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钱璐璐的实验室在《科学》杂志发文,介绍了一个具有分拣功能的DNA机器人,其递送货物的成功率为80%。DNA机器人实则是一个DNA单链分子,身高仅20纳米,每迈一步的距离是6纳米,当它没有和其他分子结合时,就像“一条软绳”。实验人员测试了DNA机器人分拣两种荧光分子的表现,在24小时内,机器人成功将散布在不同地方的6个荧光分子运输到指定地点。——澎湃新闻

科学家发明便携降温仪器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裴啟兵教授团队,发明了一种固态降温仪器,他们基于电热效应,利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出一种可转换电和热能的薄膜。数据显示,该薄膜每克制冷功率高达2.8瓦,性能系数超过现有蒸气压缩制冷技术。测试结果表明,他们制造的降温仪器让一部三星智能手机电池的温度在5秒内降低了8℃。它可以做成很小的制冷器,放在口袋随身携带;也可给手机、电脑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等有效降温,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提升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瑞虎课题组和温州大学教授杨植合作,实现了大幅提高锂硫电池稳定性的同时,增加其大功率放电性能。这项成果有效解决了锂硫电池商业化应用方面面临的一些技术挑战。如固体硫化物的绝缘性、可溶性长链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充放电期间硫的体积巨变,这些问题通常导致硫的利用率低、循环寿命差,甚至引起一系列安全问题。——《中国科学报》

山西省农科院等单位首次完成苦荞全基因组测序

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张丽君博士等人,通过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苦荞的天然产物芦丁的生物合成及耐逆机制,为苦荞优良品种的定向选育奠定了分子基础。该研究还发现,苦荞中存在大量可能与植物耐铝、抗旱和耐寒相关的新基因。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分子植物》杂志。——《中国科学报》

科学家研发新系统

能让水生出火

近日,由欧盟资助的 SafeFlame 联盟开发了一个火炬系统,该系统只通过水和电就可以产生火焰。SafeFlame 利用电流来电解普通水,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并将这两种气体分开,在割炬喷嘴时再混合点燃,通过微调两种气体的比例,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火焰并应用与不同的场合。此外,火焰的长度和热量可以通过改变输送的电解器功率量来进行调节。SafeFlame解释道,在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能直接分离,不需要装在任何易燃气体气瓶中,所以这套装置不具有火灾和爆炸的风险。——环球网

科猫快报 新研究 新看点 新技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