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探家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 胡璇子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而高寒湿地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单位面积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气候调节区。

如此重要的高寒湿地,其“家底”多少、变化如何,一直以来却未有完整答案。

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湿地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变化”专题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并成立了由陈宜瑜、傅伯杰、赵进东、魏辅文和于贵瑞等院士组成的咨询专家组。

wt_a62302020068100308_ca15f4.jpg

团队成员在四川石渠利用通量塔进行测量。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供图

首次青藏高原科考留下的一页空白

如果说首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是一次“大发现科考”,那么,在其取得的丰硕成果中仍有一页空白——高寒湿地。

由于概念尚未系统确立,受当时条件所限,高寒湿地没有作为单独的类型列出,成为首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留下的待解之谜。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特征是什么、分布在哪儿、面积有多大、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如何保护?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系统回答。”湿地科考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艳芬说。     

然而,给出答案并不容易。

第一个问题就是湿地定义不清。

狭义定义认为,水文、土壤和植被三要素均要满足;广义定义则认为只需满足一个即可;而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湿地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面积不明。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对高寒湿地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同,得出的高寒湿地面积也不一致。

“从国内外多套遥感分类产品的研究结果来看,由于定义、分辨率、分类方法、时间等不同,对高寒湿地面积的统计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胡容海告诉《中国科学报》,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水体湿地的空间分布更为明确,而非水体湿地的分类结果差异较大。

此外,由于环境复杂、深入困难,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十分匮乏。

改变高寒湿地研究现状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信息不完整、不系统,区域湿地面积和功能等信息不准确,缺乏对湿地生态区划的深度研究,科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薄弱。”王艳芬说,这是高寒湿地的研究现状。

2017年以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野外考察逐步开展。

2019年下半年,作为科考十大任务之一的“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项目启动,“湿地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变化”作为其中一项正式开启。

摸清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类型及其分布,是湿地科考的基础和关键。

“我们将提出适用于青藏高原的湿地定义和指标体系,明确其分布,探讨其边界和生态系统特征,探索湿地的分布格局。”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薛凯在研讨会上透露,基于遥感反演、实地调查和深度学习等方法,相关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

高寒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于调节区域气候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影响区域气候形成、水源涵养与补给、生物多样性维持、鸟类的迁徙与栖息、畜牧业生产、民众生活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因此,评估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十分重要。

围绕高寒湿地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毅峰介绍,湿地科考将调查高原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从冰缘到湖泊连续的梯级变化过程,研究鱼类等水生生物类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青藏高原湿地也是大量水鸟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而一些鸟类又是重要传染病原的携带者。

“湿地科考将研究这些鸟类的迁徙活动规律和病原微生物携带情况,以构建生物安全防火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雷富民带领团队已在藏东南河谷发现了十几万只斑头雁、赤麻鸭的越冬种群。

此外,湿地科考还将围绕典型湿地的生态水文过程与水蓄积功能、高寒泥炭沼泽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题开展科学考察和研究。

wt_a42302020608100308_cd2bfe.jpg

纳木错    中国科学院大学供图

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变暖、总体趋湿且人类活动加剧,青藏高原高寒湿地事实上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2018年发布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显示,1990—2006年,青藏高原湿地呈现出持续退化状态,以每年0.13%的速率减少,总面积减少了约3000平方公里。

2006年以来,在湿地保护与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湿地面积明显回升

而这一专题科考的最终目标,是在摸清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分布、资源和保护现状,评估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最终提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我们将构建适用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效应评估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评价重大生态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提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保护对策。”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郝彦宾告诉《中国科学报》。

对此,中科院院士傅伯杰特别建议,对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针对每一湿地类型逐一展开研究,比如城郊湿地、河谷湿地等,“只有把每一类问题分析透彻,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恢复和保护建议”。

中科院院士陈宜瑜在总结时强调,要抓住第二次青藏高原湿地科考的“历史机遇”,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研究“补课”,加强科考小分队间的协调,加深对青藏高原的理解,为探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家底”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china_sci 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E5MzIzMg==&mid=2654265711&idx=2&sn=5a29a0b0a84a2fdfdd91d8defec913a7&chksm=84b40f90b3c38686ee626e4854e8c13c9bf207def0017278e0508c042fc2731e490de31fb0fc&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青藏高原 生态系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