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SCI至上”后,“青椒”们何去何从?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09

来源:学术桥Acabridge

在现如今的学术圈,把科研人员的知识创新和成果量化的工具就是SCI论文了。SCI论文是学术圈内的“硬通货”,因为这关联着科研人员的命运走向,影响他们的升职加薪和受同行认可程度。
之前,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通称《意见》),目的是“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并推出一系列破四唯落实措施,这一重大改革引发了科研圈激烈的讨论。
发表SCI和广大科研工作者追求SCI不是唯SCI论的根本原因。实际上,问题的根本就是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机制,而这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科研评价机制,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和大数据平台建立专业的评审机制,需要避免“圈子”文化给科研界带来的影响。而破除“SCI至上后”,作为广大的“青椒”群体,又能做些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来自专家们的意见吧。

wt_a72392020060225308_40a233.jpg

01

wt_a82322020060925308_48121f.jpg@王成(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
对于广大高校青年教师而言,要积极顺应客观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无论学校人才评价方式如何调整、人事分配制度如何改革,都要目光向内、正视自身,积极探寻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高度契合的现实路径,将自身的成长进步根植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贡献自己的力量、彰显自身的价值。一是要客观理性看待人才评价体系的变化,破除“SCI至上”并非否定高水平论文的重要性,而是在引导大家注重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同时,还要在申报专利、加快成果转化、贡献行业标准、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建言献策资政服务等多元化评价等方面下功夫,要坚持扬己所长、精准发力。二是要摒弃急功近利,遵循成长成才规律,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一个人的发展势必需要一个专心治学、潜心研究的过程。三是要做到为人师表,规范言行。评价高校教师的首要标准是师德师风,“青椒”们要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水到渠成。
02
wt_a82322020060925308_48121f.jpg@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青椒”成长,既靠外因保障,又靠内因自强。其重点有三:第一,导向要科学。“SCI至上”的形成与泛滥,有其复杂的原因,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要以教师成长为导向。创建符合国情、社情、校情和学科、专业实际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第二,政策要稳定。对于教师们的工作要求、晋升标准、评选条件等,要保持相对稳定;各项政策的出台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出台新的政策,要视实情留有必要的启动时间,以免教师措手不及。第三,“青椒”要自强。要按照学科专业的发展、国家社会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有具体行动;既要术业有专攻,又要全面发展。特别是需要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论文写作的能力。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应该成为青年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对其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写作既能反作用于科学研究,又能深化观察思考。切不可因破除“SCI至上”,就全盘否定。较熟练地掌握论文写作规律和方法,应该成为对“青椒”们的基本要求之一。
03
wt_a82322020060925308_48121f.jpg@郭新春(赣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破除“SCI至上”,将对“青椒”们价值的衡量由简单粗暴的量化转变为工作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高校教师作为科研工作者,科研是不可跨越的重要部分;同时,教师角色也决定了教学工作是首要任务。科研和教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两条腿”,只有均衡发展才会走得稳、走得远。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专业底蕴都是基础,只有围绕专业、方向和课群,不断深入研究,夯实专业基础,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因此,“青椒”们要在科研和教学中找到平衡点,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破除“SCI至上”,取而代之的未来的评价体系会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利于“青椒”们的职业发展。针对不同领域的科研情况,也会设立不同的考核标准。兼顾存量与增量、科学性与功利性之间的平衡。在评价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上持续完善、更新。在新的评价体系下,“青椒”们要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将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表现形式、学术交流重要载体的论文撰写在课堂里,撰写出真正有创新、有价值、体现中国智慧的学术论文。
04
wt_a82322020060925308_48121f.jpg@于世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破除“SCI至上”,目的是促进高校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积极探索健全教师分类评价体系,在职称(职务)评聘中突出“代表作”,重点综合考察教师实际水平与能力,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岗位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特别为青年教师设置绿色通道,为不同类型、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爱好的教师创造了成长与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作为奋斗在科研一线的“青椒”,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科研评价体系的变化。一是要将科技创新活动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破除科技创新中的功利主义,去除“学术泡沫”,塑造踏实创新的学术氛围。二是要提升“代表作”研究水平,重视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三是要勇担使命、敢于创新,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在创新中用科学的思维、巧妙的方法破解问题,扎根祖国大地,在创新中积累经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来源:acabridge 学术桥Acabridge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E2MTk4Ng==&mid=2653188172&idx=2&sn=8d2a58ea50e8b8c7280b4413816c22c3&chksm=bd99dd618aee5477243b92a3f16aa3e0068cff1a58842460e21a77f92f8ca48f36b5a3910059#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sci 青椒 学术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