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开幕,近百名中学生竞争“科学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11-04

“太阳系外行星可居住性的统计与分析”、“基因编辑技术重要组件CPF1蛋白的基因构建”、“双机身航模中的二维矢量推力设计与实践”……你没看错,这不是哪些科学家和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项目,而是一批高中学生的研究课题。11月3日,第17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96名优秀高中生携自己的研究项目参加评选,竞争最后的“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研究课题极具挑战性

据了解,“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是面向全国高中阶段青少年开展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活动,旨在鼓励他们立志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已成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少年的重要科技品牌活动之一。第17届活动于5月正式启动,全国共有1156名高中学生提交了申报材料,申报人数创历史新高。最终,共有96名优秀高中生的课题和项目进入最后的终评。

20171104164910_651b6b.jpg

学生的参评项目

记者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看到,这些学生的研究课题和项目按照课目类别进行展出,涉及到了化学、工程学、数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等,非常广泛。地球与空间科学的“太阳系外行星可居住性的统计与分析”,涉及生物化学的包括“基因编辑技术重要组件CPF1蛋白的基因构建”,涉及植物学的如“城市森林最适植物种群密度的研究”,涉及微生物学的如“大肠杆菌现形记——食源性大肠杆菌免疫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等。还有一些工程学的项目,学生们还制作了模型,如“双机身航模中的二维矢量推力设计与实践”、“小型真空吸附双足爬壁机器人”等。每个课题和项目都附有说明,包括课题的来源,研究和设计过程,思路和结论等,让人不得不佩服现在高中学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水平。

20171104164928_874908.jpg

张钦晨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

张钦晨是一名人大附中的17岁高三女生,她的课题是“如何留住留守幼儿母亲”,乍一听似乎更像一个社会现实课题,而非科学课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她是用数学挖掘的方法加上数学模型,来研究这一课题。张钦晨的老家是湖南澧县,春节随父母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现象。她对留守在老家的幼儿母亲和在外打工的幼儿母亲的收入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再通过数据挖掘和构建模型,从而得出结论,幼儿母亲需要补贴多少钱,就可以留在家里而不用出外打工,从而找出解决留守儿童的办法。

张钦晨告诉记者,虽然得出了初步的结论,但她还会继续研究下去。

与院士热烈讨论科学问题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欧阳颀、席振峰受邀参加开幕式暨科学家报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分享交流。 三位院士讲述了他们的科研经历和心得体会,分享了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感悟,介绍了科技前沿发展,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科学理想,脚踏实地走好未来科学研究之路。

20171104165004_c178ec.jpg

三位院士与学生们交流

在提问环节,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具有钱对性。比如研究宇宙学的意义何在、

AlphaGo是否比人类更有智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体现等等。对于学生们的提问,三位院士也是认直回答,知无不言。

武向平告诉记者,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能激发中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学到更广泛的科学知识。

据介绍,终评期间,评委会将对96名优秀高中生的兴趣志向、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深入考察,发现对科技有强烈兴趣爱好,在科技探究方面有特长的青少年。评审本着“寓教于评”的原则,启迪学生对科学的深入思考,既有基于研究项目的问辩,也有围绕不同科学领域的问题广泛而综合的考察。评委会最终评选出本届活动的一、二、三等奖,其中3名最优秀的学生将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颁奖典礼将于7日上午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在接下来四天的活动里,学生除了参加评审答辩之外,还将参与到组委会精心组织安排的一系列讲座、交流和参观活动中。北京大学的地质博物馆、赛克勒考古博物馆、生物标本馆、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学校的社团活动都将接待参赛学生,使学生体验活动魅力,感受大学校园的科技文化内涵。

其中,“青年科学沙龙”将给热爱科学的青少年相互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分享研究的乐趣,碰撞出科学思维的火花。为了鼓励参加活动的优秀青少年不断地钻研学习,“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获奖学生还有机会在大学阶段得到资助,赴瑞典观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科界原创

撰文/袁国礼

明天小小科学家 高中学生 科学素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