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潘纯:我与新冠肺炎“斗争”的92天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19

来源:江苏省科协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援鄂团队共派出医护人员2438人,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起钢铁长城,为抗击疫情贡献磅礴力量。一起来感受他们的抗疫故事。


“从1月26日算起,到4月26日回南京,我在武汉新冠肺炎‘红区’奋战了92天!”5月13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92天的奋战时光仍依稀在眼前。经历此次“战役”,作为曾奋战在救治一线的他,不仅生动践行着医者所长,更深深感悟到新一代青年人肩负的责任和担当。


“单骑”赴武汉

奋战疫情“风暴眼”金银潭


4月26日,潘纯和江苏专家一起乘坐高铁到达了南京南站。92天前,潘纯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单骑”赴武汉,紧急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在那里开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初到医院重症病房,潘纯等人就面临一系列棘手问题:医院人员远远不够,怎么优化分工?防护物资严重不足,怎么合理分配?“最严重的时候,医院重症科室一天只有46个口罩。不过,我们很快找到了调整方向。”时间就是生命,潘纯和金银潭医院的医生们目标只有一个:“挽救每个患者,保障每一个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切步入正轨后,潘纯的救治工作开始了。“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病死率。”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情况复杂多变,即使像潘纯这样实战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时常遇到难题,治疗过程可谓步步惊心。潘纯告诉记者,有一个38岁男性重症患者让他印象深刻,“来到医院时,他已经发烧16天了,随后病情不断加重。”但潘纯能深刻感受到这个患者的求生意愿。他告诉记者,这个患者曾手写字条:家中有父母,还有7岁女儿,妻子马上就要生二胎了,我一定着活着见到第二个宝宝。”潘纯回忆说,当看到字条时,那种直穿心灵的感动无以言表,“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他救活!”


经过插管治疗,再到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入院19天时,该患者检测结果转阴了。其间,患者情况一度恶化,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潘纯等医生的抢救,患者最终挺过来了,住院45天后顺利出院。该患者出院时,潘纯等人也给患者写了张字条: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疫情的肆虐,敢于直面痛苦人生。“那些身患新冠肺炎,最后挺过来的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勇士。”


摸索中前进

攻克“重症堡垒”


在医生们的共同攻坚下,武汉金银潭医院迎来了“清零”。为表彰潘纯对重症患者的竭力救治,金银潭医院特别授予他“荣誉职工”的称号。

不过,“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4月15日,当绝大部分江苏援鄂医疗人员撤离时,一支20人的专家团队留了下来,指导武汉重症患者救治,其中包括潘纯与7位国家专家组成员,继续攻破最后的“重症堡垒”。


转战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潘纯救治的依旧是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这些患者病情较轻的要使用无创通气,更有患者要插管上呼吸机,上ECMO。潘纯坦言与以往救治的呼吸感染重症患者相比,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进展非常快,从鼻导管、高流量、无创通气很快进展需要有创机械通气,而且往往呼吸机条件非常高,并且合并多器官功能损伤,一旦出现,往往预后不良,治疗难度可想而知。


“治疗中,我们摸索前进,因为目前没有特效药,我们也在尝试一些药物,例如克力芝,但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这种药物会增加患者肝损伤、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风险。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例如,应用胸腺肽或丙种球蛋白改善患者因淋巴细胞降低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情况,但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评估。其他还包括对症、呼吸功能支持、肺保护等治疗。”


欣喜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潘纯告诉记者,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著名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教授的带领下,中大团队倡导的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法,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上开始发挥作用,并被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随着最后一例重症患者治愈,4月26日,武汉重症病例实现清零,潘纯和留守武汉的专家们终于完成使命。


后疫情时期

呼唤关注重症学科


“这92天,心态上经历了几次起伏,从最初赶赴武汉参与救治,感觉是一种无上光荣,不过,随着患者越来越多,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总感觉这么治疗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治完,有一种遥遥无期之感,到最后随着各方面驰援武汉,感觉越来越有希望。”在潘纯看来,92天的情感体验是强烈的,同时,疫情也让他对自身职业,对重症学科有了更多思考。


如今,潘纯和他的同事们在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数据进行整理,希望能总结更多发展规律。“重症患者的诊疗,还要不断规范流程操作,还有很多难关要攻克。”


“还有个突出问题,即,我国的重症医生、重症护士严重不足。”潘纯表示,重症医学是二级学科,但目前重症的从业人员满足不了这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这表明我们的后备力量还是不够的,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正通过政策调整,在改善这种状况。重症医学是生命最后的防线,因重症导致的死亡病例,亟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此次在抗击疫情前线,潘纯感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和担当,尤其是武汉医务工作者,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精神,让潘纯记忆犹深。“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其中一位金银潭医院的医生,值班当天,他的父亲因新冠肺炎去世了,我当时劝他休息,可他简单调整后,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潘纯看来,正是许许多多医生们的担当负责,团结协作,才构筑起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钢铁长城。(孟婧 )






来源:gh_1d89a2a9e771 江苏省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U4Mzk2MA==&mid=2247490154&idx=4&sn=d6923e847800594950855ee30ba1465a&chksm=fbc3871dccb40e0bfc8b2bbbc8c1ef0864e784340458b659fe95e9fbd29e8a59baa369a31114&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肺炎 肺炎的治疗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