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屹影教授JACS最新展望论文:带你了解超氧化物基钾–氧气电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28

来源:X一MOL资讯

2013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吴屹影教授团队首次提出基于超氧化钾(KO2)生成/分解的钾金属–氧气(K–O2)二次电池(J. Am. Chem. Soc., 2013, 135, 2923–2926)。与传统能量转换效率低(<70%)且需要高效催化剂的锂金属–氧气(Li–O2)电池不同,基于单电子转移的K–O2电池在没有催化剂或氧化还原媒介的条件下便具有高度可逆的正极反应电对(O2/KO2),并表现出超高能量转换效率(>90%),这无疑可以有效解决碱金属–氧气电池长久以来反应动力学较差的难题(图1)。

wt_a22322000628100429_d38c41.jpg

图1. 基于单电子转移过程(O2/KO2)的K–O2电池及其与Li–O2电池电化学性能比较
同时,不同于不完全稳定的超氧化物(LiO2和NaO2),KO2是K–O2电池热力学/动力学稳定的唯一放电产物,这为电池的长期稳定循环提供了有效支持(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27–1231)。2018年,吴屹影教授在顶级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上发表综述论文“Potassium Superoxide: A Unique Alternative for Metal–Air Batteries”,概述了近几年全世界相关科研团队有关K–O2电池技术的关键研究进展(Acc. Chem. Res., 2018, 51, 2335–2343),并详细讲述了包括钾(K)金属负极稳定性、电解液的选择以及氧扩散正极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基于对这一领域研究的重大贡献,结合课题组近期对于钾–(干燥)空气电池可行性的概念验证(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0498–10501)、K金属负极保护(ACS Energy Lett., 2020, 5, 1788–1793;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16571–16577)、以及正极三相反应界面构筑(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2925–2934)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吴屹影教授应化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的邀请,总结并发表指导性研究展望论文“Superoxide-Based K–O2 Batteries: Highly Reversible Oxygen Redox Solves Challenges in Air Electrodes”。首先,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具有超高理论比能量的碱金属–氧气电池逐渐引起关注。随后,作者介绍了现有常见的三种碱金属(锂/钠/钾)–氧气电池,尽管K–O2发展尚处起步阶段,但它兼具低构建成本(丰富的K和O元素储量)和超高能量转换效率等优势,是最有应用前景的碱金属–氧气电池。不过,相比于Li–O2和Na–O2电池,K–O2电池由于较低的理论比能量(936 Wh kg-1)和更加活泼的金属K负极,通常被误解为只适合基础研究而不适合实际应用,并且认为K–O2只是Li–O2或Na–O2电池体系的一个延伸。为了消除人们的误解,本文重点强调了K–O2电池特有的优势,具体包括(1)放电产物KO2是唯一热力学/动力学均稳定的放电产物;(2)无高反应活性单线氧(1O2)产生;(3)可使用嵌钾石墨或者液态负极取代金属K负极以进一步提高氧气全电池安全性;(4)唯一可在干燥空气中运行;(5)唯一可匹配现有锂离子电池干燥间装配工艺的超氧化物基电池体系。同时,本文还澄清了“超氧化物”这一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以及对于电池理论比能量和能量密度的理解误区。随后,文章探讨了K–O2现阶段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主要涉及如何基于固态电解质(图2)或人工SEI膜来提高K负极循环稳定性。最后,作者对于未来K–O2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提出可以重点关注二电子转移过程的K–O2,以及可利用O2-/O22-/O2-阴离子对通过避免正极O2的产生来进一步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建议。

wt_a62322020068100429_d6fa70.jpg

图2. 基于钾离子型固态电解质可使用不同正负极电解液的K–O2电池构型
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秦磊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吴屹影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Superoxide-Based K–O2 Batteries: Highly Reversible Oxygen Redox Solves Challenges in Air Electrodes

Lei Qin, Luke Schkeryantz, Jingfeng Zheng, Neng Xiao, Yiying Wu

J. Am. Chem. Soc., 2020, DOI: 10.1021/jacs.0c05141

来源:X-molNews X一MOL资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xNzg4Nw==&mid=2657643428&idx=4&sn=d969a05c092202181e02a643694c51f5&chksm=80f84274b78fcb623319adfd616f9c32cd483e2326e37418665eb33aef83b53d2ea1eb345d3a&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电池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