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的思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06

来源:创新研究

摘要:国防科技工业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定位和发展思路,对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结合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概述国外从事国防工业研究与咨询的智库性质和分类,分析了国内国防科技工业智库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智库的定位任务和总体构想。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应重点关注咨询体系建设、顶层政策指导、高端力量建设、稳定支持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智库联盟组建等方面。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战略要求,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可控水平等重大历史性任务,迫切需要国防科技工业高端智库能够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为落实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提出专业化政策咨询建议。本文围绕当前智库建设面临的形势与需求,结合典型智库建设实践提出国防科技工业智库的发展路径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1、国外智库概况

从国外经验来看,智库一般被认为是以支撑或影响政府公共政策选择为目的、非营利性的且相对独立的机构。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有西方舆论认为智库是继政府、立法、媒体后的“第四部门”,在决策支持、评估评价、二轨外交等方面作用突出。国外对国防工业智库并没有明确界定,开展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咨询机构一般划分在国防和国家安全类智库范畴。智库发挥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战略规划编制与审查、政策法规研究、第三方评估评价等方面。

国外从事国防工业战略研究和咨询的智库大体可以分为3类:一是政府拥有产权且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智库,如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美国国防部科学委员会和国防创新委员会,该类智库经费来自于政府预算,智库人员属于政府雇员;二是政府委托大学、工业界等实施管理的智库(政府不一定拥有产权),对该类智库,政府主要与其运营承包方签订资助协议委托其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工作,该类智库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主要围绕国防部等部门的需求开展研究与咨询工作,如美国国防部资助的10家联邦资助研发中心。按美国国防部的规定,资助协议的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接受资助的联邦研发中心需提交年度项目计划,资助部门对咨询机构进行年度绩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成果质量、响应能力、价值、成本和工作及时性等;三是社会智库,对于该类智库,政府主要采取一次性合同方式,以市场化手段择优选择合适机构委托其承担研究与咨询任务,如著名的兰德公司、新美国安全中心等。

整体上看,西方在智库运作上有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和行业规范,需求牵引、分类管理、稳定支持等做法值得研究借鉴,特别是政府签署资助协议委托企业或大学管理智库的模式,应深入研究其出台背景和实施细节。当前我国国情下大量研究咨询任务由各类科研院所和大学承担,科研院所和大学本身不属于政府直属科研机构,如何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智库队伍,长期稳定开展国防科技工业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是后续开展工作的出发点。

2、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从事战略研究、决策咨询、评估评价等智库工作的相关研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下属科研院所、军工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研究咨询机构,以及民间咨询机构等,其中前两类是主体力量,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力量按传统六大军工行业配置,体系较为完整、整体力量较强。几十年来,上述机构围绕政府主管部门下达任务和重大关切,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大量战略研究、政策研究、情报研究工作,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防科技工业顶层谋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8年,在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和国防科工局科技委的基础上,国防科技工业主管政府部门国防科工局成立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旨在为打造国防科技工业高端智库提供组织模式借鉴、奠定专家人才基础。

尽管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顶层战略要求,上述机构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3方面问题。

一是定位认识不清。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缺乏顶层统筹和政策指引,方向难以固化、力量较为分散,整体上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对于智库定位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仍然停留在政策解读、日常管理支撑的层次,形成独立客观成果支撑政府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地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

二是核心能力不足。聚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研究不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谋划、综合研判、前瞻性政策研究能力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战略研究团队仍需培育。研究理论、方法、工具、手段不强,标志性成果不多。

三是运行机制不活。管理运行机制行政色彩较浓,尚未建立现代化的治理结构;经费来源渠道以竞争性项目课题为主,任务来源存在大量脉冲式应急式研究;人员流动性不足,人事制度较为死板,难以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培育优势核心团队;军民协同、军地协同咨询研究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3、国防科技工业智库的定位与任务

在深入理解中央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智库发展经验,笔者认为国防科技工业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及相关领域战略问题和重大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中央和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以持续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产生较高政策影响力为目标,具备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实体性研究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围绕特色鲜明、战略性、前瞻性研究领域,提供专业、客观、独立的观点主张、咨询意见和解决方案,在战略研判、思想创新、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防科技工业智库与民口智库本质内涵是一致的,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安全属性。鉴于国情差异,国防科技工业智库不应过多关注非营利性和独立性,而应重点关注智库研究水平和决策咨询作用的发挥。

4、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总体设想

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发展空间,迫切需要智库提供全方位的战略、规划、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和咨询服务。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革命相互交织,大国博弈越来越聚焦到科技领域和工业基础领域,国防科技工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必须洞察世界科技、工业和军事发展态势,夯实发展根基、抢占发展先机;二是我国正在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改革强军战略,国防科技工业是科技创新高地、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必须坚持强军首责,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全力保障战略落地实施;三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国防科技工业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领域,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探讨研究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

4.1 明确基本思路

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努力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防科技发展前沿、面向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新型智库体系,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工作大局,为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4.2 打造智库体系

统筹推进政府直属科研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社会智库等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国防科技工业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可信赖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等重要功能。

4.3 实施分类管理

紧密结合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和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等要求,明确智库在整个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中的发展定位,推动政策研究、情报研究、体系论证等传统软科学研究单位向现代智库转型。统筹考虑军民属性、行业属性、专业属性等不同因素,按照决策支撑紧密程度区分核心、协作两类合理布局智库。

4.4 给予稳定支持

聚焦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全局及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咨询需求,赋予智库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决策咨询的职责使命,政府通过资助协议、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直接委托等方式给予稳定支持,引导相关智库开展战略研究、政策研究、评估评价工作,稳定一支高水平智库人才队伍。

4.5 坚持试点推进

考虑到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智库建设尚没有成熟经验可循,为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拟按照的方式,首批支持的智库试点单位应尽量缩小范围,逐步实践智库需求生成、成果推送、开放交流、考核评价等机制,待智库试点取得实效后,视情况逐步扩大范围。

5、加强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的建议

借鉴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做法,需求对接精准有效、成果报送高效顺畅、经费保障持续稳定、考核评估科学合理是保障智库切实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6方面建议。

5.1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体系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决策咨询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布局智库和专家组织等核心决策咨询力量,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高端智力资源作用,形成梯次布局、协同高效的国防科技工业决策咨询体系。核心类智库长期开展国防科技工业相关研究咨询工作,深入研判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战略形势、方向、思路、任务和举措,主要通过任务需求牵引、长期稳定支持、定期考核评估等模式,固化研究方向和团队,形成常态化战略研究咨询能力和重大任务应急咨询能力;协作类智库主要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工业基础、区域经济等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相关的问题提供专业化、辅助性决策支撑,主要通过智力成果采购、建立联系渠道等方式,充分吸纳其成熟研究成果。

5.2 加强顶层政策指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系列重要论述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规定,尽快制订出台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明确国防科技工业智库的基本定位和任务,以及智库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重要举措,划分各职能机构的职责权利和工作界面,构建治理完善、灵活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机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本系统的规章制度,形成运行顺畅的智库工作体系。

5.3 打造高端战略咨询力量

瞄准国防科技工业支撑国家安全、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改革、国防科技工业能力评估评价、国防科技工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等方向,重点建设5至10个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核心类国防科技工业智库试点。核心类智库试点的遴选应坚持能力与意愿相结合的原则,综合优势突出、代表性强、专业特色明显、参与意愿强烈,前期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略研究、政策法规、管理支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相关机构。

5.4 明确智库稳定支持模式

借鉴国外政府资助研发中心管理模式,对于核心类智库通过签订协议,在协议有效期内给予智库稳定支持。稳定支持经费可以用于开展定向委托研究、自主研究以及能力建设等。其中定向研究主要用于开展主管政府部门定向委托的战略研究、政策法规研究和管理支撑工作等;自主研究主要用于智库试点自主设计选题开展的探索性、前瞻性、基础性科技发展研究与重大战略问题研究;能力建设主要用于研究方法、工具、手段等软硬件设施建设,举办开放交流活动以及聘用、引进和培育高水平专家等。

5.5 完善智库考核评价机制

政府主管部门建立智库成果登记制度,对核心智库试点单位报送的专题咨询报告、调研报告、重大动态分析报告、咨询建议等成果、首长批示(按照重要程度划分等级)及有关政策采纳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管理。智库的考评采用年度考核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模式,前者主要考核交办任务完成情况、成果报送及批示采纳情况,考核结果将作为调整专项经费资助额度的依据;后者主要对智库试点的方向凝练、研究成果、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论作为智库动态调整或资助协议是否续签的依据。

5.6 组建国防科技工业智库联盟

定期组织召开智库论坛,面向全社会优势智力资源广泛征集智库成果,成功入选智库成果或成功受邀参加智库论坛的,纳入国防科技工业协作类智库。搭建智库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探索智库备案制度,在此基础上组建国防科技工业智库联盟,搭建智库交流合作和建言献策的渠道,汇聚全社会关心支持智库发展的强大共识。探索智库国际交流合作机制,讲好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故事,传播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声音。

来源:naiscast 创新研究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Y2OTkxOA==&mid=2652024664&idx=2&sn=7fe491a5650f6232681df91d3154ce7f&chksm=804849e9b73fc0ff0128beaf1372b5d1dd8c50bdf62c25cd99e805190e9651551912efaccca0&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 时政 工作管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