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暑湿盛,这样吃才是正解!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10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会微平台

“五毒月”暑湿盛要注意补水、饮食温热、多吃菜


端午过后,很多人有食欲差、身体困重、四肢无力、面肿眼肿手肿、睡眠差、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出现,这与我们进入“五毒月”有关。五毒月指农历五月,也叫午月。因为此时属于五行的火(午属火),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再加上雨季渐渐到来,与高温相合,导致人体容易感受湿热之邪。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身体就会出现津液代谢受阻、气血不畅、浊邪停滞的情况。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呢?


高温天气出汗多应注意多补水


一是高温导致人体水分散失,形成了中医理论中的“津液亏虚”,要注意多补水。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做针对性的预防,就容易使气血运行瘀滞。这就是为什么夏天脑梗、心梗多发的原因。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为了预防发病,人们就要尽量避免津液的散失。在农历五月要有意识地多喝水;其次,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主任医师戴晓矞建议,夏季饮食养生补水是首要原则。推荐绿豆汤、绿茶、果蔬汁。对于糖尿病患者,白开水是很好的选择。但对一般人来说,平时也不能把绿豆汤、绿茶、果蔬汁做为最主要的水分来源,应该和白开水一起饮用,一天饮水1500~2000毫升,这是人体一天正常需要补充的水分。在运动或是大量出汗之后还要增加。


夏季脾胃相对弱饮食温热不贪凉


二是脾胃虚弱,导致腹泻,要注意吃温热的食物,不碰凉。脾胃虚弱是人们在五毒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了人体内里的虚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炎热天气,皮肤血管扩张,胃肠血流量会相对减少。盛夏酷暑大量进食冷饮后,胃肠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剧收缩,血流量会进一步减少,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各种冷饮,如汽水、啤酒等均可增加胃肠内压力。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吉贞料表示,日常预防胃肠道疾病,需了解自己的体质,如果属于体质虚寒者或是患有急性或慢性胃肠炎,则尽量不要吃冷饮。剧烈运动后勿食冷饮,否则会诱发腹痛、腹泻;饭前饭后少吃冷饮,否则会引起食欲下降;切忌冷热交替,冷食和热食要分开吃。


热性食物会伤身饮食清淡少吃肉


三是肠中积热,导致便秘,要注意多吃菜,少吃肉。现代人喜欢夏季吃烧烤。晚上吃烧烤让热性的食物在夜间存留于肠道内,人体无力运化,久而久之形成淤热,当人体阴津不足的时候,便秘就会出现。受此影响,人还容易出现痤疮、口臭、口干、口苦、失眠。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孙桂菊教授建议,夏季饮食应清淡,少油腻食物:夏季宜选用清淡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时更应注意荤菜的烹调方法,宜蒸、煮等,少用煎炸的烹调方法。这样一是可以提高食欲;二是减少油脂的摄入,对预防肥胖等有好处。(燕声整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邮箱:ln8103@cnki.net


来源:cpma_wpt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平台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E4Njk5MQ==&mid=2736132092&idx=4&sn=038e12370650d6817feb16700d3a508b&chksm=bdcd19fc8aba90eac560fbd79ff0ef9339b47a6e0f2e52554ff57488d0c16863c42e6862c13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健康 养生 五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