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报丨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投入使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1-25

 新进展 

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

实践十三号投入使用

411d6f.png

    1月23日,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23日在轨交付,正式投入使用。实践十三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十六号”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突破了制约我国航天技术跨越发展的诸多瓶颈技术,在轨开展一系列试验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航天强国”“宽带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被认为是我国技术试验、示范应用和商业运营成功结合的典范。——人民网

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内国际双线推进

    1月23日,中广核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晓飞在京宣布,中广核坚持国内、国外同步推动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站二期示范项目造价、进度全面可控;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进入厂址勘查阶段。国内方面,作为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之一的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工程,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程建设屡创佳绩;国际方面,华龙一号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华龙一号GDA于2017年1月正式获得英国政府受理。——《科技日报》

我国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完成首次“商演”

0cb8b9.png

    1月23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获悉,该所研制的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首次“商业演出”大获成功,近日在成都西部山区获得了首幅1∶5000比例尺图像。这是国内测绘市场第一次拥有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测绘出的图像。本次测绘范围超过2000平方公里,23所雷达团队预计用两个架次完成飞行任务,并初步形成测绘图像数据。首架次飞行于19日进行,设备工作正常,数据在飞行结束后进入快速处理阶段。 ——《科技日报》

NASA开展载人火星任务核动力系统测试

     1月22日,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进行一项重头测试:核动力系统测试。这是为执行宇航员登陆火星等长期太空任务而设计的紧凑型核动力系统,被视为太空核电的一次重大飞跃,人类许多雄心勃勃的深空探测项目,也将借助核能之力完成。NASA空间技术任务委员会副主管史蒂夫·乔尔奇克称,这次测试成功将是太空核电的一次重大飞跃。——《科技日报》

 新研究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双生病毒致病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雪平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LoS Pathogens上发表论文,揭示了双生病毒致病新机制。双生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一类植物DNA病毒,在番茄、烟草、棉花、玉米、小麦、豆类、木薯等经济和粮食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而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双生病毒蛋白通过影响植物的细胞周期促进病毒复制并产生症状的机制。——《中国科学报》

俄罗斯科学家开发出

体溶性骨植入物无副作用

dc2310.png

     1月22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库尔恰托夫研究所”专家开发出长合骨骼的植入物,其经过所需时间完全溶解在机体中,不会引发炎症,也不会产生副作用。此前,世界各地的众多科学家都试图开发出满足创伤学需求的体溶性结构体。但医生对所获结果不满意:骨植入物引发了炎症或缺乏韧度。但“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设法解决了这些问题。科学家计划在2018年初开始新一代可降解植入物的临床试验,并在3-4年后完成。——环球网

中国科学家破解蜈蚣毒液的秘密

     中国科学家1月2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破解了蜈蚣毒液毒倒大型猎物的秘密。这项发现将有助于临床救治蜈蚣叮咬中毒导致的心肌衰竭等严重症状。研究团队通过跟踪蜈蚣毒液中具有强致死性的分子,发现了多肽毒素SsTx。这种多肽分子能选择性阻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KCNQ离子通道。研究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还包括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周鸣研究员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田长麟教授。接下来,他们将关注瑞替加滨作为临床药物救治被蜈蚣叮咬中毒患者的效果。——新华网

 新智造 

纳米光催化材料做的窗帘可净化空气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田兴友、张献研发团队,在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回收利用及功能织物涂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涂层织物对液体和气体污染物均具有优异的光降解活性,在模拟太阳光下,所有的涂层织物均能有效地降解污染气体(如甲醛等)和液体污染物(如罗丹明等),展示了优异的降解气体和液体污染物光催化活性。——《科技日报》

科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