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民:情系祖国需求,献身军事医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3-08

程天民(1927—),江苏宜兴人。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技术一级、文职特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现任第三军医大学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名誉所长。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天民院士从事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已65年,培养了大批人才,毕业研究生很多已成为新一代学科学术带头人。主持过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研究项目,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并进行了大量实验室研究,阐明了核武器的杀伤作用与防护原则,着力引领复合伤研究,成为我国防原医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创建了“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主编了首部《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防原医学》《创伤战伤病理学》《军事预防医学》等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省部级)科教一等奖9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重庆市首届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当选全国优秀教师、总后“一代名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建军80周年全军英模。由中央军委授记一等功。

战争年代的求学生涯

1927年12月27日,程天民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太湖之滨的自然美景和重教浓郁的人文氛围,使他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1937年,日军迅速占领了作为太湖交通要冲的周铁镇。抗战八年,家乡沦陷八年,日寇烧杀抢掠,百姓饱受苦难,让他自幼立下“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誓言。1942年,程天民考取因苏州沦陷而迁至宜兴的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农村祠堂作教室,睡的是通铺,吃的是盐水煮白菜、萝卜。日军前来“扫荡”,学校被迫流亡搬迁,三年高中,三易其址。在这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苏州中学依旧保持了优良的教学传统,老师们不遗余力地倾心授课,学生们也倍感战乱求学不易,分外刻苦学习。战火中的求学经历让他更深切地懂得“要爱国、要坚强”,这一信念在他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

a67349.png

程天民1949年(22岁)大学四年级

1945年7月,程天民高中毕业,抗战还没胜利,他与同学结伴徒步穿越敌伪封锁线从宜兴到达安徽屯溪(现黄山市)报考大学,被国立中正医学院、英士大学、江苏学院三所大学录取。程天民选择了国立中正医学院,走上了学医的道路。该校挂名“中正”,无疑是当局讨好蒋介石,然而作为一所国立医学院,师资力量强大(许多知名教授在该校任教)、教学制度严格(70分及格)和全英语教学为程天民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更培养了他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一些老师的教学风范和理念对程天民走上教师岗位后的教学实践产生了直接的启发和影响。在解放战争时期,程天民积极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内战末期,国民党军节节败溃,南昌城一片混乱,为保护学校财产,中正医学院学生自治会成立了“非常时期理事代表联合会”,22岁的程天民被大家一致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和老师一起组织领导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护校运动,使学校连一本书都没有丢失,完完整整地迎接了解放。南昌解放后,该校由南昌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更名为南昌医学院,之后与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医学院,程天民也就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留军校工作。

戈壁滩上的摸爬滚打

程天民在大学时就想当一名外科医生,然而1950年结业时因基础教师奇缺而被分配到病理学系当实习助教,开始走上教师生涯。我国在决策研制核武器的同时,部署了放射医学放射生物学的研究,1958年学校临时抽调程天民等开始研究放射病,他撰写的《急性放射病并发感染和出血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学术论文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放射医学会议。1960年开始研究放射复合伤,他又以“放烧复合伤”为主题的论文参加了1963年的全国第一次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学术会议。为这两次会议而参加的研究虽属“临时任务”,却使他与防原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惊殊,全国振奋。程天民想若能亲身参加核试验该有多好啊!他上书解放军总后勤部主动请缨,获得批准,遂自1965年起,他率学校参试分队14次奔赴戈壁滩参加我国核试验,实践着人生的重大转折。

在核试验现场,核爆炸后的惨烈景象使程天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大规模屠杀性核武器带来的杀伤破坏如此严重,促使他下定决心从病理学转向研究核武器爆炸的医学防护。

1965—1980年的15年里,程天民十分珍惜每次现场参试的机会。他不仅在核试验现场争分夺秒地抢救效应动物,而且在简陋的解剖房里完成了大量病理解剖,获取了大批珍贵的原始数据。他还把每次核试验后的动物脏器标本保存起来,辗转千里带回学校,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深入研究。他还担任总后效应大队(主持全军全国核试验动物效应医学研究工作)的指挥组组长,参与领导核试验医学研究的谋划和实施。从而使他对核试验与核损伤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思考。现场参试使他充分认识到核武器爆炸的强大杀伤作用和医学防护的极端重要性,大规模的真实核爆炸和综合性效应试验为他的专业研究提供了最真实、最珍贵的条件,为他深入钻研核武器损伤的医学防护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实践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使他将个人抱负与志趣融合到国家军队的需求和对科学的追求之中,情系祖国安危,献身军事医学。

 a52b5d.png

1980年9月程天民(后排中)率第三军医大学参加核试验小分队在完成国家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后合影于戈壁滩(第一排:冉新泽、李默、左人、罗长坤;第二排:杨世洲、廖加华、张春生、程天民、郑怀恩、林远、古德全) 

1967年和1974年,程天民作为“老参试”全程参加了我国两次核试验资料大总结。他亲自总结的10多万字的《核武器损伤的病理变化》专题,成为国内外这一领域最全面系统、最具学术权威的病理学文献。继而对我国多次核试验实际资料进行再研究、再总结,由动物效应推算及人,由此主持编著了我国首部《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结合其他方面的工作,形成了我国自己的防原医学学科内容体系,从而也奠定了程天民作为我国防原医学开拓者之一的学术地位。1996年,程天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防原医学领域仅有的两名院士之一。

“两个取胜”的办学思想

1986年11月,程天民被任命为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校党委书记。以往多届党委领导使第三军医大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然而程天民接任后却面临着不少困难。1985年中央军委战略决策,全军裁员百万,三军医大在1986年即裁减了400名干部;学校长期地处西部地区,天时地利不占优势;因学校由上海迁回重庆,很多子女留在上海,牵挂着父母心,不少人员想往东南飞。而那时期,很多地方院校都在增加招生、扩大规模。在这样的形势下,三军医大该怎么办?程天民反复思考,于1986年12月26日全校干部大会上首次提出确立“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校战略思想,不与地方大学比规模,而比教学科研和医疗质量,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军校特色,确定全校以军事医学为重点和特色,并提出三所附属医院要办成各具特色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各科室要在全面提高学科水平的基础上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科技人员要在打好全面基础的前提下具有自己的业务专长。强调质量是特色的基础,特色是质量的反映。这一办学思想符合中央的特色理论,符合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建军方针,符合高校建设发展的方略,也符合三军医大的实际,因此受到军委、总部和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全校同志的普遍赞同,多位大学校长和院士给予高度评价。随后7届党委20多年坚持和发展了这一办学治校思想,显著地推进了学校的建设特别是军事医学的发展。

4dd1b4.png

1986年程天民首次提出“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办学战略思想

直至今日,程天民提出的“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已正式确立为第三军医大学校训,引领学校在不占优势的地域环境中走出了一条鲜明的经实践检验成功的办学治校之路,指引着三军医大持续发展之路。1996年,程天民主持研究的“‘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新型办学思想与十年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此基础上,2009年由程天民为第一完成人的“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创建“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

199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第6次学科评议组委员会议,将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列为重要议题。程天民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与会专家讨论后认为:影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不博”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原来部分二级学科划分过细,学科专业面太窄,一方面限制了研究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也影响其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和长远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调整修订学科专业目录,逐步理顺规范一级学科,归并拓宽二级学科。

程天民经过认真思考,感到此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将是整合军队预防医学专业的难得契机,提出将原来的“军队卫生学”(包括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三防医学”(包括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物危害医学)等6个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组建成新的“军事预防医学”。这一创议得到评议组专家的一致赞同,并以学科评议组的名义正式上报。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正式批准设立“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纳入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使之成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的新的二级学科。随后,新学科的教材编写工作在程天民的主持下紧锣密鼓展开。1999年11月,我国军事预防医学的奠基性教材《军事预防医学概论》正式出版,不久该书被审定为“全国研究生推荐用书”。至此,在程天民和有关专家的努力下,完成了“创建新学科、编著新教材、开设新课程”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建立起了较全面的军事预防医学学科体系。

2006年,军事预防医学学科创建10年。程天民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结合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和科技进展,主编出版了《军事预防医学》。这部专著共10篇78章246万字,不仅在内容上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深化拓展,而且突出了现代科技社会发展和新军事变革对军事预防医学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求,丰富完善了军事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2007年,《军事预防医学》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和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充分说明了军事预防医学学术研究的水平质量。2014年9月,以程天民院士冠名的《程天民军事预防医学》正式出版,更标志着军事预防医学学科走向成熟。

d3ce46.png

程天民阅读由其主编的《军事预防医学》

新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激活了军队预防医学事业新的生命力。全军军事预防医学学科博士点由原来的4个增至14个,学科专业覆盖面明显扩大,军队预防医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了质的飞跃,专业师资和科研队伍的学历知识结构得到有效改善,预防医学研究水平和卫生防疫质量显著提高,并为军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建设、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专业人才资源。

2001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正式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成为全军首个取得该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三军医大原来的“防原医学”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新创建的包含防原医学在内的军事预防医学在以后的评审中继续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程天民主持研究的“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的创建与教学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老有所为和老所不为

程天民常笑谈:“老”表明过去工作时间的“长”、今后工作时间的“短”,更要抓紧时间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988年,他从大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选择回教研室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已经过去28年。在此期间,程天民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与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5项和军队科教一等奖7项,完成了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建立和多部重要专著的编写,并在69岁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以说,程天民的主要学术成就大多产生于62岁以后,真正算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作为德高望重的“老院士”“老领导”和三军医大的“老人”,学校党委把在重大决策前咨询程天民的意见作为一条不成文的默契,各级领导中也有很多曾是程天民的学生和下属。然而,在处理个人与组织、领导的关系中,程天民坚持“老有不为”“支持而不干扰,帮忙而不添乱”,时刻提醒自己不倚老卖老、自以为是,不固执己见、居功自傲。他总是花大量时间思考谋划,为学校献计献策,当好参谋顾问,但同时又反复表明:意见好提,决策难定,一定要根据学校全局和实际来思考和决定问题,自己的意见仅作参考,可以采纳,也可不采纳,不采纳不等于不尊重。学校的同志请他修改文件、文稿,他也从不推诿拒绝,不仅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阅读,而且从总体思想、具体措施到语言提法、用词,甚至标点符号都认真修改。诸如此类的工作已不计其数。

557a4f.png

程天民(中)与作者冉新泽(右)、邓晓蕾(左)合影

程天民认为,作为一名老科教工作者,既要致力于创造科教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为此,他不仅花大量精力参加学术会议论述学科发展、创导科学精神,同时每年要做10余次学术报告和讲座,坚持为新入学本科生讲“迈进医学之门”,为新入学研究生讲“科学与艺术”或“凝练关键科学问题,不断深化拓展复合伤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科学观,走上全面发展之道。他将培养出德才兼备、超过自己的学术接班人作为最高的职责和荣耀。他与年轻人“约法四章”:不当盖子(不有意无意、有形无形地影响、压制年轻人的成长),当好梯子(促进年轻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加快成长),敲锣打鼓(使年轻人上台当主角,自己在旁敲锣打鼓、使劲加油),修桥铺路(为年轻人成长创造更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他招收培养研究生不重数量而重质量,很多学生已成长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正如他的感怀诗篇所言:“年逾八五弹指间,岁月留痕引思牵,夕阳虽晚当映霞,犹存丹心吐芳菲,待到日落西山时,喜望群星耀满天。”他努力奋斗一生而建立发展起来的防原医学已经后继有人,他的身后不是荒漠,而是一片森林。

科技与人文结合的情怀

程天民兼具科技与人文的素养。几十年来,他努力学习和实践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已形成了他自己的事业观、学术观和生活观,从而使他的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了高尚的情操境界和深邃的智慧基础。

从青春到华发,程天民几十年来投身防原医学研究,在艰苦的核试验现场摸爬滚打,虽然“茫茫戈壁,荒无人烟,黄沙漫天,何美可恋?”但对程天民而言,科技思牵重任,人文引发激情。作为科技工作者,他身上肩负着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防原医学事业的重任,而军人的使命豪情和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更促使他将个人志趣、抱负融合于国家人民的需要和对科学的追求之中,融合到打破核垄断、发展核武器、发展防原医学的宏伟事业之中。这种责任与激情的融合激发了他对防原医学事业的由衷热爱和执着追求,形成了他战胜困难、刻苦钻研的持久动力。他不仅14次参加核试验,而且无论遭遇何种挫折,始终不忘初衷,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在停止核试验以后,程天民又多次到基地等荒漠地区执行新的任务,写下“戈壁战友分外亲,西出阳关有故人。马兰花开迎春雷,孔雀河畔献青春。雷声虽已远离去,号角催我又远征。大漠黄沙磨利剑,卫国安邦斩长鲸。”的诗句;1998年再访马兰时,他又写下“神往马兰戈壁滩,十八年后重访她,老友新朋情深切,共叙当年战楼兰”,充分表达了对戈壁战友的思念和对参试岁月的怀念之情。

科学与艺术的灵魂和本质都是创新。程天民通过将浪漫的感性思维与严谨的理性思维相结合,常常于潜移默化中激发科学灵感,对研究工作产生了多方面促进作用。例如书法、绘画都极讲究结构布局、形态变化和美感,这无形中使程天民对形态观察更为敏感,能对“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现象保持洞察,敏锐捕捉各种病理变化,常能从病理切片的平面所见联想到立体变化,从诸多不同的静态形态构思动态的发展规律,形成清晰的科研思路和独特的技术途径。同时,他注意在教学中将科学内容与艺术表达相结合进行周密设计,图文并茂地讲授教学内容,寓美育于智育之中,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他还利用自己既懂病理学又能绘画的技能,绘制编印病理学图谱充实教材,而且在研究论文和学术报告中也多辅以图表,生动简明地演示研究结论,显著提高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效能水平。

“紧紧张张、专心致志地工作,快快乐乐、健康潇洒地生活”是程天民的一贯主张。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染霜,程天民长期承担多重任务,熬更守夜、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至今仍旧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殚精竭虑。然而,忙碌中的程天民仍能以书画寄情,调剂紧张的工作节奏。平日里除了诗书画印,他还喜欢旅游、摄影,天南地北河山美景,万紫千红群芳吐艳,都在他独特的视角下相映成趣,令人回味无穷。程天民常说:“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中华文化如此多彩,科学境界如此深邃,小事私事何足烦恼。”这种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让他始终对事业充满激情,同时又不为名利所扰,既能在饱受争议时专注于清冷研究,又能在浮躁物欲中安于朴素生活。他非常喜欢唐代虞世南的咏蝉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相信这种豁达淡泊的人文情怀正是程天民人生态度的写照,也是他能“既创事业成就,又享多彩人生”的秘诀所在。 

相关阅读

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节选)

科学家特别是“大家”的成长,多经历漫长而艰苦的岁月,成“大家”要比盖大楼难得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所处的时代背景、对所从事专业的客观需求、领导管理科技的理念和政策、相关领域的发展和互动、学术团队的素质和协同,特别是科学家自身的意志、毅力、智慧和能力。我国有一大批成绩卓著、贡献巨大的科学家,一批老科学家把毕生心血奉献给建设祖国和发展科技的伟大事业,他们的成长史可以说在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的近代(现代)科技发展史,有些还扩及世界。中国科协领导和开展对中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工程,乃是一项意义重大、工程浩大的伟大工程。我有幸成为一名被采集的对象,从自我采集和被采集的过程中越发感到这项工程的迫切、重要和必要。

我认为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主要在于:①通过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可歌可颂的资料,实实在在地传扬了中华优秀文化,倡导了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②可从中总结提炼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的特点、轨迹和规律,并结合诸多科学家的具体业绩,将形成无价的传世的学术宝库。

③对党和政府各级领导而言,可从中了解、领悟科学家的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从而更好地遵循科学规律,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增进对科学家的知心贴心。④对我国科技队伍特别是年轻科技人员,从科学精神、治学态度、科研思维、人格魅力以至文风文采等诸多方面起到启迪、示范、历炼作用。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老科学家当年好得多了,更应发奋图强,为时代、为人类、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⑤具有特 殊的迫切性、抢救性。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老科学家相继离开了我们,国家和人民崇敬、怀念他们。而对现在的老科学家,必须在他们健在、能“自我采集”或“配合采集”的时候,组织相关力量采集他们的学术成长资料,时不我待,不然就难以弥补了。

我在这次采集工作中,通过自我采集和接受采集也获诸多受益和教育,主要是:①促使系统地回顾、总结、思考,进而升华忆悟自己的一生是怎样走过来的,大西南的重庆高滩岩和大西北的新疆戈壁滩是我学术成长的主要地区。从成长过程凝练一些轨迹和节点,更加深了自我认识,并通过多次系统访谈予以表述。对自己也形成了一部相对系统完整的包括语音、文字、图像的历史记载。②获得动力去“翻箱倒柜”,搜集“历史”资料,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读书笔记、教学讲稿手稿(将发黄的劣质纸手稿整理拓裱后装订成册)到编著的学术著作和创作的人文作品,确实有着老所有为、老所所乐、乐在其中之感。③从总结大半辈子从事的科技专业实际工作,从大量学术论文、讲座、论著,归纳出学术成长中在防原医学和病理学领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有形的学术成绩和感悟的学术精神。④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家的“老”说明过去工作时间的长和今后工作时间的短,更激励要珍惜抓紧晚年,努力老有所为,而这主要在于培养年轻一代,培养成长出德才兼备、超过自己的学术接班人,应是老科学家最重要的崇高而迫切的任务。

……

作者:冉新泽邓晓蕾赵虹霖(第三军医大学)

预防医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