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俊:扎根西部六十载,一生践行“西迁精神”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4-10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它不怕风吹雨打

它不怕天寒地冻

它不摇也不动

永远挺立在山巅

这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是西迁老教授陈学俊特别钟爱的歌曲,

也是他一生艰苦奋斗、矢志报国的真实写照。

陈学俊,我国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1957年响应国家号召,

成为西迁队伍中最年轻的教授,

自此扎根西部六十载。

cbf53f.jpg

1919年3月5日,陈学俊出生在安徽滁州。

父亲经商,母亲是农民,

家庭生活并不宽裕,

但父母支持子女读书。

少年时的陈学俊十分向往交通大学。

不过,那时的交通大学异常难考,

陈学俊心里想:

“我考是考不进去,我将来一定要到你这儿来。”

1935年,陈学俊考入中央大学机械系,

抗战爆发后随校迁往重庆。

在重庆,他与很多热爱歌唱的同学一起,

加入了嘉陵歌咏团,

演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游击队之歌》等抗日歌曲。

在歌唱的同时,

陈学俊遇到了他一生的爱人。

起初,他托人向团里的领唱袁旦庆借唱歌本,

袁旦庆很爱惜唱歌本,

嘱咐他看完要还回来,

就这样两人开始交往。

1943年,陈学俊和袁旦庆步入婚姻殿堂,

作家冰心专程赶来为新娘化妆。

(注:袁旦庆是冰心的外甥女)

06ac6f.jpg

陈学俊袁旦庆夫妇合影

1941年,22岁的陈学俊在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上,

宣读了我国锅炉制造方面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锅炉制造工艺的研究》,

揭开了我国动力工业发展的新篇

他有感而发创作一首《工程师进行曲》,

喊出“为中国工程事业奋斗到底”的口号,

表达了他当时工程救国的思想和决心。

85decc.jpg

《工程师进行曲》歌词:“争名利,无意义,学工程,有志气。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求进取。山河破,倭寇獗,我会员,需立志。卫国家,靠兵利,建国家,靠机器。我们大家一致把心齐,爱团体,我们永远为中国工程奋斗到底!”

1944年8月,12名年轻学者被选派到美国工厂实习考察,

陈学俊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成员。

他在美国最大的锅炉制造公司——

燃烧工程公司工作了一年,

与美国工程师一起参加了电站锅炉的

试验研究、制造、安装、工厂发电、运营等工作,

并参与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单台容量为10万千瓦机组锅炉的安装和调试。

随后,陈学俊到美国普渡大学进修。

他的高等数学在研究生班上获得最高分,

仅用两个学期就修完了研究生的全部课程,

并通过了题为《蒸气动力用煤的燃烧》的论文答辩,

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b5428d.jpg

陈学俊在实验室

1947年,28岁的陈学俊谢绝美国教授的挽留,

回到祖国成为交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圆了他少年时代的交大梦。

谈及此事,陈学俊说:

“在当时的国情下,自己教书比在研究机构作贡献更大一些。

上海一些电力公司聘我给的待遇比交通大学高,

但我还是决定到交大教书。

国家发展亟须科技人才。”

当时交大都是用英文授课,

连教材也是英文的。

陈学俊把在美国搜集的资料整理消化,

结合自己在美国公司的实践经验,

编写了《燃气轮机》一书。

该书于1949年面世,

是我国第一本燃气轮机教材。

此后,陈学俊陆续编著出版了

《实用汽轮机学》、《蒸汽动力厂》等14部专著,

翻译热工程理论基础、锅炉设备等方面的专业书籍120万字。

9b7b17.jpg

陈学俊部分著作

陈学俊还创办了国内第一个

热能动力方面的刊物《热工专刊》,

对当时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工程热物理学的发展。

33岁那年,陈学俊负责筹建了我国高校中的第一个锅炉专业,

克服困难开出了锅炉专业的全部课程,

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锅炉专业毕业生。

7672e1.jpg

陈学俊在指导研究生

上世纪50年代,

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

新中国高等教育、工业建设布局等方面考虑,

作出了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决定。

一大批知识分子满怀激情地加入了西迁大军,

一场轰轰烈烈的迁校运动拉开序幕。

在1955年至1957年两学年内,

交通大学在上海的2812名学生、

1472名教师职工及家属分批迁往西安。

陈学俊坚决拥护交大全部迁往西安,

他认为:交通大学迁校问题的正确处理和实施,

不仅是交通大学一所学校的问题,

还直接关系到院系调整和沿海支援内地,

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布局。

1957年,陈学俊和袁旦庆带着4个孩子,

乘坐第一批载有交大教师的专列来到西安。

出发前他们注销了上海户口,

把房子送给上海市房管局。

有人认为陈学俊太吃亏,

那两间在上海牯岭路(国际饭店后面)的房子,

放到现在很值钱,

陈学俊却说:

“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

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

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

迁校初期条件艰苦,

野兔在学校草丛里跑,

夜半能听到狼嚎。

袁旦庆带着40多位教员,

在果园、荒地上,建起了实验室,

编写教程,培养年轻教师。

陈学俊和迁校先驱们克服了

水土不服、缺少水产品、大米、蔬果等生活难题,

扛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苦,

共同建设出一个堪称当时全国一流的崭新校园。

站在西安交通大学东门远眺秦岭,

陈学俊写下了一首《迁校有感》:

秦岭一片白云飘,关中平原真富饶,

周秦汉唐是古都,工业重镇在今朝;

交大西迁任务重,西安建校热情高,

文教适应工农业,经济建设进高潮。

1960年,陈学俊接任了系主任工作,

当时国家有政策规定:

在西安工作几年后可回上海工作,

但陈学俊却牢牢扎根在大西北。

在他的带领下,

动力系成为当时国家高教系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系。

70年代末,他在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

国内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90年代初,他又创立了国内当时唯一的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学俊是中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奠基人,

首次发现了“液膜倒置”现象这一重要的两相流动机理;

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建议,

主持了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的参数选择研究,

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可以工作到临界压力至超临界压力的高压试验台;

他主持解决了上海南市电厂次高压直流锅炉的严重脉动问题,

参加了国产第一台12.5万千瓦及30万千瓦直流锅炉的试验运行;

他提出“能源工业必须进行科技改革”,

为国家能源技术政策所采用。

陈学俊的工程强国路,

不仅在于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

同时也注重结合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

真正做到“把研究成果写在国民经济主战场”。

1980年,陈学俊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同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育人六十余载,

陈学俊亲自教过的学生有2500多人,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动力工业领域的骨干力量,

不少人成为有重要贡献的专家、教授,

其中六人成为两院院士。

af30cf.jpg

陈学俊与学生合影

陈学俊生活简朴,

却热心于捐资助学。

1996年,他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10万元奖金,

设立研究生奖学金。

2006年,他又在学院内设“陈学俊优秀奖学金”,

已奖励学生百余人,

发放奖学金几十万元;

2016年,西安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

陈学俊再次向学校捐款20万元。

在西安交大的梧桐东道上,

无论春夏秋冬,

经常有人见到白发苍苍的陈学俊被搀扶前行,

他不是去实验室看学生,

就是去办公室整理材料。

2016年1月,陈学俊学校座谈会上精神矍铄、语带铿锵:

“我要活到100岁,

我还要看到西安交大在西部大地上的新发展!”

b19858.jpg

陈学俊与夫人袁旦庆

2017年7月4日,陈学俊因病逝世,

享年99岁。

至此,最后一位西迁教授离开了我们,

然西迁精神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

原题:他是西迁队伍中最年轻的教授,扎根西部六十载,书写和践行了“西迁精神”

来源:科协改革进行时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改编

陈学俊 西安交通大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