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兰:科学家精神首先是要热爱人民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5-31

“一个鸡蛋卖6块啊!6块!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一口浓郁的河南口音让人侧目,6元1个的鸡蛋更是引得大家惊呼、感叹。说这话的正是吴树兰,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第一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扎根一辈子在科技推广事业,全国脱贫攻坚的模范人物。

科学技术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翅膀

在众多科技代表当中,吴树兰并不起眼,她衣着朴素,身量不高,年过六旬,有些伛偻,可正是这幅弱小的身躯,曾经带领20万人脱离贫困线,走上致富路。在双百代表讨论会上,她站在科技一线工作者的角度,不断强调科技工作对于扶贫事业、对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

“今天我很激动,先是听了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心潮澎湃,现在又接触这么多科学家,好像一夜间就走上了康庄大道。我们过去接触不到那么多新知识、新思路,更很少接触科学家。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让各位科学家也到我们小村里去看看。”

吴树兰一边说着,一边和身边的科技工作者招呼着,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后欢迎你们到我们那个地方给我们办讲座,把你们的技术带给我们,帮助我们的农民脱离贫困”。虽然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但是她双眼炯炯,闪烁着真诚的期待。

2010年,时年53岁的吴树兰主动请缨,入驻贫困村。三年后,已是“厅官”的她又主动给省长写信,请求再次驻村。这些年来,她奔走在一个又一个贫困村,走烂了几十双鞋,累弯了脊梁背,还将自家房产抵押了40万元扶贫资金,先后在商水县尚城村、新蔡县大吴庄村、确山县西王楼村三个贫困村,帮助1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10月16日,吴树兰获得了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习近平总书记5月28日的讲话中提到“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吴树兰作为一线科技推广人员,对此深有体会,她说:“在扶贫村里当了八年第一书记,最大的体会就是中国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必须依靠科技。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现场会,当地有一个鸡场鸡蛋卖6块钱一个,都是卖到各国大使馆,这个鸡蛋是在山里的养鸡场养殖的,而整个养鸡场有三项科学技术都是国家专利。贫困地区脱贫,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帮助农民学习科学技术、掌握科学技术、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翅膀。”

科学家精神首先是要热爱人民

在吴树兰眼中,科学家精神首先要热爱人民,她说:“科学家首先要有造福人民的胸怀,才能深埋大地,去为人民做贡献,要知道科学研究是为了什么,为了人民;其次科学家要有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科学研究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没有点坚韧不拔的精神很难出成绩。一旦出成绩后科学工作者要警醒自己,我们是踩在众多科学前辈的肩膀上往前走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科学家要有‘国际视野’,同时科学家也要有远大的胸怀,要有大爱、大我的精神,要成为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脊梁,要当无名英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

科技推广员必须是个好农民

在吴树兰40余年的科技推广生涯里,她带领着众多农户依靠科技力量从贫困走向小康,一方面她深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扶贫脱困的重要依靠,另一方面,面对现实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她同样深感无力。虽然当下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但是对于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民来说,他们并没有科学思维,很多时候,一些先进的技术走进了村里面,农民理解不了,反而会排斥。

“从科技上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是最难的,让科技在当地生根发芽,在老百姓的脑子里开花结果,科技才能达到扶贫的目的。”在扶贫的过程中就曾经出现过引进养殖品种推广到当地,结果由于当地农民没有科学思维,反而将引进种宰杀吃掉的情况。

“农民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观念,加上信息闭塞,科技普及率很低。很多时候,我们推广科技的时候,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改变,伴随的是对当地村民生活观念、教育观念甚至卫生观念的多种改变。因此要求科技推广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启发他们、教育他们来学习和使用科技。”

比如一些贫困地区,土壤条件适合种植草药,而且当地有收购草药的需求,种植草药能够帮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吴树兰不仅自己大量种植了中草药,还亲自试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选择最佳的种植方式和药效品种,然后再推广给当地的农民,成功帮助当地脱离了贫困,并构建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面对不同的贫困地区、不同的生产条件,吴树兰都要自己先种植或者养殖所要推广的科学技术,然后选取最适合的方式或品种推广到当地。正如吴树兰自己所说:“科技推广员,必须先是一个好农民”。

2018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辉煌之路,中国科协也在风雨中迎来了60岁华诞。吴树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见证了祖国的科技腾飞,也见证了科技带动无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的伟大征程。她说:“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的40年,是经济腾飞的40年,也是老百姓获得实惠最多的40年,也是科技工作者最大限度展示自己的40年。中国科协是我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家,我们在这个家里,发光发热,又通过科协这个平台服务全中国,照亮全世界。”

信息中心供稿


吴树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