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使命担当:记确山县西王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树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8-24

0525fa.jpg

  吴树兰在确山县西王楼村小学电教室里与一名学生交流。

  正值“三夏”大忙时节,6月3日下午,身体正处于康复治疗中的吴树兰,在郑州的家中也没有闲着,不时与西王楼村的人电话联系,她牵挂着村里的小麦收割、秸秆禁烧等工作。

  2014年3月,省扶贫办副巡视员吴树兰到贫困山区确山县西王楼村驻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这是吴树兰第二次主动请缨驻村。

  从“厅官”到“村官”,从新蔡县大吴庄村到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吴树兰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带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两次下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2010年,省委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吴树兰闻讯后三番五次主动向组织上申请。于是,2010年7月,省委组织部派出的省直机关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从18名男同志变成了18名男同志加1名女同志,当时53岁的吴树兰是这19人中年龄最大的。

  吴树兰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新蔡县,担任大吴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三年多。

  “第一,我曾驻过村,有经验;第二,我是扶贫战线的老同志,一直盼着有个面对面为农民服务的机会;第三,大吴庄是我的家乡,我比较熟悉那里的情况。”吴树兰告诉记者。

  驻村后,吴树兰白天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劳动,晚上走家串户唠家常、聊发展,了解掌握村情民意。结合大吴庄村实际,她确定了发展“秸秆养牛、牛粪种植有机蔬菜”农业良性循环的思路。

  在大吴庄驻村三年,吴树兰帮助村民引进了现代化奶牛养殖场、有机肥料厂等4个企业,建成了一个养鸭小区,建成一处20个大棚的蔬菜种植基地。2013年12月吴树兰驻村结束时,全村人均纯收入5960元,三年内翻了一番,大吴庄村也成为省级生态村、市级先进党支部和省级“三八”红旗集体。

  大吴庄村脱贫后,组织上考虑让她回机关工作,但是吴树兰再次向组织申请到贫困山区农村担任第一书记,要求最好是山区,不管条件多差。

  2014年3月,吴树兰又到了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了一次新的挑战。

  在西王楼村,她瞄准精准扶贫,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建设28公里长的旅游环线,帮助创业农民争取贷款资金300多万元;发展规模养羊场7个、规模养羊户102户,发展50头以上的养牛场5个,大型养猪厂3个。短短一年多,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900元,增长33%,西王楼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和县级平安村,摘掉了全县最落后的帽子。

  一心一意为民赢得群众拥护

  吴树兰所驻的两个村都是国家级贫困县里的省级贫困村,为了帮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吴树兰把任务当作事业做,把公事当成私事做。村集体没钱运转,她动员亲属为村里捐了5万多元;奶农没钱收青贮,她就帮助奶农四处借款;为了解决发展启动资金问题,她把自家房子做抵押,筹集100万元资金;她还千方百计为村里争取项目支持。

  “2012年,我去北京跑一个菇沼肥项目,为了找专家,我在北京顺义一个宾馆门口等了11个小时,不敢喝水、不敢去厕所,怕一离开就错过了见专家的机会。我的真心最终打动了专家,项目顺利通过,拿到了310万元的资金,这也是国家发改委在村里立的第一个项目。”吴树兰说。

  乡亲们没人叫她吴书记,年纪大的叫她“闺女”,年纪小的叫她“姑”、叫她“姐”,这些亲切的称呼是对她的信任和肯定。

  2012年,由于劳累过度、生活无规律,吴树兰患上糖尿病;2015年,又检查出肾功能障碍。很多人问她:“你从大吴庄再到西王楼,放弃省城的舒适生活,到农村图啥呢?”

  吴树兰说:“为群众做的事越多,我的心里就越踏实。几年驻村扶贫,让我最欣慰的是,我用辛劳换来了贫困村的变化,换来了当地老百姓对党委和政府的真心拥护。”

  吴树兰把自己的驻村经历概括为四句话:“下乡驻村五年多,酸辣苦甜都是歌,千辛万苦不言悔,写好党员先锋歌。”

原标题:一心为民的使命担当

来源:河南日报

运营编辑:李琪

吴树兰 科学家精神 双百人物 王楼村 确山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