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空环境中的火灾?新研究可改进空间任务安全策略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8-22

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研究人员中村由纪(音译)教授等发现,即使在1%大气压力的条件下,多孔样品也能维持无火焰燃烧(阴燃)。研究人员利用超精细热电偶测试了样品(直径2毫米)在极端条件下的热构造,找到了低压条件下导致火焰熄灭的关键因素。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改进空间探测任务的消防安全策略。

无火焰燃烧(阴燃)是一种极为缓慢的燃烧过程。阴燃时可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白烟。它引发的火焰将快速增加火灾导致的损害。在气压降至约标准大气压的三分之一时,火焰燃烧将被有效抑制。然而对无火焰燃烧而言,即便气压降至标准大气压的百分之一,只要周围气体是富氧的,阴燃过程也能得以维持。尽管极端气压条件下的燃烧情况已经被实验所证实,但导致其产生的真实原因却难以言明——由于燃烧强度很弱,传感器的加入将对燃烧产生影响,从而错失真实的热-化学状态。

中村由纪教授的团队迎接了这一挑战。为了保证实验成功,他们对传感器进行了特殊处理,确保其不会对极端条件下的燃烧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先在样品上打孔,然后嵌入了一个R型热电偶(约50微米)。通过在精确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实现稳态燃烧以及近临界条件燃烧,他们得到了可重复的沿轴向一维温度剖面。

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山崎卓野说:“在如此小的脆弱样品上人工植入微型电偶,难度非常大。随后的实验结果为我们深入了解临界条件附近的热状态提供了可能,从而彻底认识灭火机制。即燃烧热首先以辐射方式沿轴线传递,当总压为数十千帕斯卡时,部分传递热通过自然对流进入周围环境。由于总压降低时可抑制对流热损失,因此辐射传递的热量可以留在样品中,避免熄灭。”中村由纪教授认为,在空间任务所处的真空条件下灭火必须非常谨慎,否则阴燃可能导致对航天器机舱的二次损害。

虽然“阴燃”一词已经在业界频繁使用,但实际上没有人知道样品燃烧是如何产生局部热量的。有学者认为表面氧化是热量来源,而不需要考虑气相反应。但中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却发现,气相微热的生成可以维持或促进表面氧化。为进一步挖掘样品在低压下燃烧的原因,另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将承担通过实验确定气相反应性的挑战。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alone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国际燃烧会议论文集》

期刊编号:1540-7489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8/180820094445.htm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阴燃 高真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