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后,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够强大了吗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05

timg (1).jpg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2周年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汶川地震10周年。从1976年到2008年再到2018年,42年间我国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并由此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处置工作。然而,从对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应急处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仍存在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比如,科技救灾的力量未得到充分发挥,甚至连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大型救援设备及其他关键核心设备都严重缺乏;救灾物资调度和管理不够现代化,防震减灾的“生命线”经常无法保证畅通。灾难无情,我们在纪念逝者的同时,更应反思防灾减灾工作的不足,强化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尽量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当然,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地震,我国面对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我国尚未建立地震应急预案,以致震后18小时才成立唐山救灾指挥部。由于缺乏应急预案指导,救援初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和损失,甚至是局部失控的局面。相比之下,汶川地震发生后,震后1小时国务院就成立了包括9个工作组在内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受灾地区的地市级政府也迅速成立了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唐山大地震以及后来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洗礼,我国在应急处置灾害时已经变得更加从容有序。

在这个过程中,应急技术与系统也在迅速发展。由于通信设备和技术手段的落后,唐山地震发生后3小时国家地震局才报告震中,震后6小时向中央发出震情报告;地震造成的通信线路、交通线路中断,使得灾区政府陷入慌乱,无法及时传递地震灾害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央对灾情的判断及后续指挥部署;囿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救援队伍缺乏大型应急救援装备,遑论其他高科技技术;救灾人员从全国涌向唐山,一度造成交通瘫痪。以上种种都对地震救援造成了负面影响。反观汶川地震,震后13分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就确定了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源参数,震后20分钟中国地震局就将详细的地震资料上报至国务院;汶川地震中,应急监测检测技术、应急通信技术、3S技术、应急物流运输技术、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诸多现代应急技术得以应用,生命探测仪、无人机、卫星通信及大量特种应急救援设备都投入到汶川救援中,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42年间,我国面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与救援也变得更加及时高效。唐山地震中,由于应急响应迟缓,震后8小时救援部队才开始陆续进驻灾区。而且,救援力量主要依靠人民军队,没有专业地震救援队伍。汶川地震发生后,震后10分钟中国地震局就启动了I级预案,各机构各部门随即启动一级响应;当地驻军和国家地震救援队开始动员部署,尽管发生在山地地区,救援难度远高于平原地区,震后7小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出动5万余人投入救援,震后8小时国家地震救援队到达灾区,并首次出现了志愿者队伍。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与救援极大地挽救了人民生命财产,为后续开展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汶川地震后,我国又先后经历了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一些重大地震的考验。从对这些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理能力仍不够强大,需要强化的地方还有很多。

应急救援的技术和设备是实现现代化救援的必要支撑。然而,在汶川地震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充分暴露了自主研发救援设备匮乏、应急技术不够现代化的短板。比如,汶川地震中出现的堰塞湖危情,单靠我国的应急救援设备无法解决,最后依赖俄罗斯提供的大型直升机将相应的挖掘设备运到山上解决了堰塞湖危情。在地震救援中,生命探测技术、失踪人员定位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加强大型救援设备和其他关键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才能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

救灾物资调度和管理也不够现代化。防震减灾工作中有两条重要的“生命线”:应急通信线路和应急救援通道。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都出现了通信中断或通信不畅情况,同时也出现了大量非应急所需车辆占用道路资源的情况,导致灾区急需应急资源因为堵车而无法进入灾区。在救灾工作中,应不惜代价保障这两条“生命线”的畅通。地震应急救援时,除对救援所需品进行管理之外,还应对受灾人员的生存必需品和生活必需品进行现代化管理,避免出现哄抢救援物资或者“先抢后分”事件的出现。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陈安(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防震减灾 汶川地震 应急管理

推荐资讯